
近年来,韩国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催生了稻麦与肉牛联营的秸秆处理新模式,稻麦主产区的农民就地取材,以作物秸秆做饲料进行肉牛养殖,不仅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和经营成本,还有利于禽畜粪便就近还田,减少了环境污染。这一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户的养殖收入,为政府节约了还田补贴,另外,给不养牛但出售稻麦秸秆的农户带来了每亩3万韩元约合180元人民币的收入。
韩国的成功经验在于引进消化了秸秆收集处理以及饲料化的集成机械技术,探索并形成了稻麦与肉牛联营的种养新模式,其中集成化的秸秆收储和发酵软化机械设备的运用,是韩国成功推广稻麦与肉牛联营模式的基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能够实现稻麦收割、秸秆收集、发酵、包裹等环节的机械化,而且还能将各个环节流程化,实现了秸秆收集、压缩、打包、喷氨的一体化,提高了秸秆的收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为促进这技术的推广应用,韩国政府对购买收储机械的农户进行财政补贴,一套价值1.3亿韩元约合78万元人民币的分体机械,政府补贴0.5亿韩元,约合30万元人民币。
由于稻麦与肉牛联营精养的韩国肉牛生长过程中喂了较大比重的粗饲料,而且经历了较长的育肥增重周期,牛肉质量有保证,肉质口感好,深受韩国民众欢迎,其价格也高于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的普通牛肉。韩国稻麦与肉牛联营模式的经验对我国稻麦轮作区的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建议借鉴韩国稻麦与草畜联营的理念,在稻麦农区试点,做好收割、压缩、包裹、发酵、青贮等技术的集成配套,构建具有国际水准和当地特色的稻麦与草畜联营模式,为解决秸秆处理难题提供长效解决方案。秸秆机械一体化收储技术能够大大节约秸秆收储时间,降低人工成本,进一步增加农户的利润空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行秸秆收储技术研发,通过财政补贴手段,激励不同主体的研发积极性。对购置先进收储设备的农户和购买秸秆饲料化处理机械的社会服务组织,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同时,依托科研院所选育优良草畜、牛羊品种,开发出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适应选育草畜品种的“粗-青-粗”饲料结构方案,采取“低精料、长周期”的饲养方式,多用经秸秆青贮和氨化处理的粗饲料,少用高蛋白的精饲料,通过较长周期获得必要的育肥增重,着重打造循环农业系统中的优质畜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