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日本能在当代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离不开他们对核心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二战之后,日本开始重视机械工业、农业生产、电子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只用了短短70年,就排在了世界前列,成绩可见一斑。
不过,在日本的大片耕地上,每年收获后焚烧秸秆的行为却和本国重视机械化生产的特性格格不入。日本在农业生产方面上,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为什么还要用焚烧这种传统方式处理秸秆呢?

一、焚烧秸秆背后的逻辑在这!
了解过日本农业生产的人应该知道,从播种到收获,日本农民基本不靠人工。农业机械的大范围应用,不仅帮当地农民解放了双手,减少了人力消耗,同时提高了农耕效率,加大了生产力。
但唯独处理秸秆这件事,他们需要依靠焚烧来解决。有些人可能会发出疑问,大面积焚烧秸秆不会影响环境吗?这个问题我们先按下不表,先说说日本农民焚烧秸秆有什么好处。

将秸秆放置在农地里集中焚烧,首先可以做到防病防虫。大家平时在家里养些花花草草,最怕的就是被虫病侵扰,既影响植物的颜值,又会影响长势,有些植物干脆在病虫影响下枯萎,十分可惜。
农作物也是如此,农地普遍在比较开阔的地方,环境相对复杂,各种病虫害都有可能到此栖身,这时候秸秆就会成为外来物种的“大本营”。如果不注意防治,就会影响农地环境,甚至阻碍来年种植。

焚烧秸秆的处理方式,看似简单粗暴,但实际上却会对农地环境进行净化。经过大面积焚烧之后,不仅秸秆被处理掉了,隐藏在农地里的病虫害也会减少,农地环境得到净化,来年耕种就会更加顺利。
其次是环保。还是农地环境的问题,如果病虫害没有得到控制,农民就必须购置杀虫剂并投入使用,而选择杀虫剂控制病虫害,一般会带来两个结果。

一是费用问题。日本耕地面积虽然占比并不算多,只有0.12%。但如果每一寸耕地都用杀虫剂来维持环境,势必会带来一部分经济支出。
二是环境污染。如果耕地大面积使用杀虫剂,其中的有害成分就会渗入水源或掺杂在空气中,对当地环境会造成一些影响。焚烧则不同,无需化学手段,直接避免了有害物质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环境问题。

最后来讲讲优化农田,焚烧秸秆可以直接将其处理成肥料,顺势清理其中掺杂的细菌和有害微生物。秸秆经过焚烧直接还田,对下一季的耕种会提供一定帮助。
二、焚烧本身会影响环境吗?
先说结果,早年间日本人处理秸秆的方式比较粗糙,确实影响了环境。但现在有了一套专门的处理方式,结合成熟的技术模式,此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公开数据显示,日本水稻秸秆每年产量达到了905万吨,单纯依靠天然消耗很难处理。于是7、80年代,日本农民开始对秸秆进行焚烧,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引发了各种问题,比如火灾、交通事故等。
直到2008年,当地对秸秆焚烧做出了合理规划,环境问题才得到解决。当地人不再随意堆放焚烧秸秆,而是将其有秩序地铺放在农田进行焚烧,焚烧后做翻地处理,便顺势完成了肥田的工作。

除此之外,日本针对秸秆处理,还开发出了各种新的模式,比如饲料化、能源化等等。秸秆的处理更加合理,整体利用率被提升,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提高。
三、中国为何禁止焚烧秸秆?
焚烧秸秆的处理方式,虽然会对耕种带来一定好处,比如去除病虫害,但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也存在弊端,可能会因为处理不当使土地减产。而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是非常要命的,当然还有环境问题。

根据2021年公开数据,我国耕地面积达到19.179亿亩。万一大面积焚烧秸秆造成粮食减产,就会对国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说白了,焚烧秸秆带来的不良后果太严重,普通人承担不起。
反观日本焚烧秸秆的现象,看上去好像每个农户都在烧,但统计显示,真正参与焚烧的秸秆数量只占到了2.7%。而更多的秸秆,则被用于直接还田、能源化和饲料化,焚烧现象是得到了有效控制的。

总结
日本部分农民保留焚烧秸秆的习惯,主要是出于对耕地、环境的保护,同时减少部分开销。但随着农业技术发展,秸秆的处理手段不断更新,未来是会逐渐取代焚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