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国外经验 » 正文

欧美只用一招,秸秆变抢手货,国内值得借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02  浏览次数:21512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秸秆还田的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目前在国内基本上已经全面执行。但是秸秆全部还田,实际上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在国外农业发达的国家,它们的秸秆不仅还田,而且还给农民创造了额外的收益,他们是怎么做呢?


  种植业+养殖业,助力秸秆高效利用

  在欧美等农业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农场和养殖场实际上是很接近的,为何这样布局呢?

  其中的缘由,我一说大家就明白,养殖业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牧草,那么对于种植区而言,牧草从哪里来呢?当然是农作物收获以后剩余的秸秆,它们是上好的养殖材料!


  养殖场和农场挨着,每当农场作物收获以后,可以直接将秸秆打成捆,然后运送到旁边的养殖场,这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运输成本。农场主用秸秆换来了额外收益,养殖场的老板节省了运输成本等开支,还获得了充足的牧草!

  除此以外,养殖场每年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也不用担心没处可放,它们可以经过简单的发酵,然后直接运送到农场,这对养殖场老板来说,也是变废为宝,农场主也获得了较为廉价的有机肥!


  农场+养殖场,这样的布局,能够实现各种农业废料的充分利用,使养殖的和种植的都获得额外的收益,也节省了成本。这种情况下,不管是秸秆还是动物粪便,估计他们都舍不得浪费了!

  我国农业布局的缺点

  和国外的“农场+养殖场”的农业布局相比,我们的布局却刚好相反,种地的区域,很少有大型养殖场(养猪就不提了),大型养殖场多是集中分部,比如西北地区等!

  这样的布局就导致一些距离养殖区远的秸秆,不能被高效率利用,因为运输过去以后成本太高,养殖场无法接受;而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本来自家地里的秸秆就不多,还不好卖,那他们就更不重视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很多农民根本不知道这些秸秆可以去哪儿卖!


  相反,如果说附近有大型的养牛、养羊基地,而且还大批量地收购秸秆,那么对于周围的种地户来说,他们甚至愿意自己把货送到基地,因为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益!

  想要提高秸秆利用率,个人认为农业格局必须改变,以后随着土地流转的开展,秸秆也可以有规模化的生产。这时候,畜牧业的养殖基地也应该考虑进行转移了。养殖业和种植业就近结合,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秸秆、动物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高效利用,让种植养殖者都获得利益,这才是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想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对秸秆的看法,就应该让农民从秸秆上面获得利益;对秸秆的利用,不仅仅是秸秆还田、用于畜牧业,还应包括多层面的开发,比如用秸秆制造生物乙醇、新材料的开发等,只要这些领域有突破,秸秆绝对会成为以后得一种重要资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