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秸秆网宁夏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对监管秸秆焚烧不力的县区处以罚款,对出现严重焚烧现象的县(市)区责任人进行追责,甚至首次动用无人机监控秸秆焚烧点。然而,对秸秆焚烧“封、禁、堵、压、打”一套组合拳下来,还是有人“顶风作案”——11月7日,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检测数据显示,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期间,环境卫星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756个,其中宁夏被监测到两个秸秆焚烧火点,在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十。在银川市秸秆焚烧着火点第一轮督查中,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因出现多处秸秆焚烧火点,被银川市政府予以1万元至5万元处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冬防期间,银川市对秸秆焚烧责任制落实不力,出现严重焚烧现象的县(市)区责任人进行追责,以遏制“污染围城”现象。各地相关部门要确保每天不间断巡查,重点加强人口集中地区、机场附近、高速公路沿线、铁路重要干线、国省道沿线等禁烧区巡查,发现秸秆焚烧行为的,当地环保部门要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处罚,对劝阻不听、恶意焚烧造成严重危害的,当地政府要责成公安等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如此高压政策下,为何还有人敢“顶风作案”?《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村民焚烧秸秆被传唤
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派出所教导员朱军宁上任不到9天,却每天忙得焦头烂额。
掌政镇紧挨黄河,是银川主要的水稻种植区。进入冬季,部分村民有焚烧秸秆的习惯。今年也无例外。11月18日,因为在自家稻田焚烧秸秆,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村民孙某、茆某被传唤到派出所。因两人焚烧面积小,均被及时制止,危害轻微。在民警耐心解释下,两人认识到了错误,表示再也不会焚烧秸秆。
朱军宁告诉记者,这一周,该所就接到了5起焚烧秸秆的火灾警情。11月19日,该所又接到了3起焚烧秸秆的火灾警情,为此,派出所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一方面组织农村消防队对火情进行扑救,另一方面,下乡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
无独有偶,在另一水稻主产区灵武市,近期也火灾火情骤增。据灵武市消防中队官兵介绍,近期灵武市农村火灾高发,多为人为烧荒造成。此类火灾虽损失不大,危险性较低,但是凸显出个别乡镇居民防火意识不高,且小火酿大灾的隐性风险较大。另外,每次出警途中发现,起火数量远远超出消防部队接警数量,多数烧荒因距离居民房较远不存在危险性未报警。据统计,今年9月1日至10月31日,灵武市消防中队共接警75起,其中火灾56起,因农村烧荒引发的火灾高达48起,占火灾总数的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