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创新 » 秸秆还田 » 正文

秋水切埋为东北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提供新路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1  浏览次数:12334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秸秆还田是推动稻田地力和产能提升的重要举措。近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召开东北黑土区秋水切埋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示范效果现场观摩与研讨会,推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


1b2c8789-db30-4e56-ad7d-a609b877e2ae

       中国农科院资划所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重用地轻养地导致黑土区稻田出现变“瘦”、变“薄”、变“硬”等问题。秸秆全量还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但由于东北温度低,秸秆腐解慢,常见的浅旋、深翻秸秆还田容易导致水稻插秧季秸秆漂浮、僵苗死苗,生长季病虫害加重等问题。
据了解,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牵头组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市农技推广中心、泰来县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历时多年研发了秋水切埋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并配套研发了作业机具。该技术是在水稻收获后,立即带水将秸秆切埋至深层土壤,充分利用东北稻田休闲期有效积温,发挥微生物分解和冻融交替“撕扯”作用,将秸秆腐解高峰期前移,在东北黑土区稻田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专家现场实收测产结果表明,秋水切埋还田方式下水稻亩产达到657.6公斤。专家们表示,秋水切埋是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重要方式,该技术农机农艺融合度好,一次整地即可完成秸秆还田,还田后土壤平整,秸秆压埋率高。
据悉,今年是该技术现场实收测产的第2年,连续实现了水稻单产提升10%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相关单位等有关负责人和黑龙江、吉林、贵州、江西、辽宁等省份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