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以来,临沭县以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秸秆养畜模式为抓手,搭建秸秆综合利用平台,形成了秸秆养畜、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实现秸秆变废为宝。据临沭县农业农村局能源办主任王文升介绍,去年,全县新增规模化收储点8处,收储能力达1.5万吨,年销售收入超4000万元。其中,郑山街道鲁南秸秆收储场收储小麦、花生、玉米等秸秆达1万余吨,销售收入约700万元左右。秸秆收储点不仅解决了农田秸秆废弃问题,还将秸秆再利用产生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临沭县探索推广以花生秧为主的“企业+合作社+农民+养殖业”秸秆养畜(秧膜分离)模式,通过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免费为农民花生脱果,并进行秧膜分离。花生秧可加工成饲料送往养殖企业,养殖企业粪污生产有机肥还田,实现秸秆的“闭环式”高效利用;废旧农膜统一回收送往秸秆利用企业,成为生物质颗粒的生产原料。秸秆养畜(秧膜分离)模式实现了“饲料化+燃料化”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花生秧饲料化利用率,更是把废旧地膜“变废为宝”。大兴镇胡顺夫养殖场负责人介绍说:“上年共收储了2000吨左右花生秧,除了预留一部分自己饲养牲畜,剩下的都卖给了周边的养殖户,一吨能卖到800多元,收益很是可观。另外,还收储了1000余吨的玉米秸秆和2000余吨的小麦秸秆,卖给相关企业制作生物质颗粒,效益也相当可观。”
近年来,临沭县通过培育和产业招商,建成了一批秸秆精深加工和再利用企业,其中,农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生产线1条,年可利用废旧农膜150吨、秸秆5000吨;山东昌德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临沭县绿珍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临沭县金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实现了“秸秆(玉米芯、花生壳)—食用菌原料—食用菌—尾废—有机肥—还田”循环产业链,年利用秸秆玉米芯等两万吨以上;山东理想家家具科技有限公司、临沭源达防火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新型防火环保板材,年利用农作物秸秆约5万吨;山东金盛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秸秆提取纤维项目,年利用农作物秸秆约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