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辉局长在讲话中肯定了2015年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和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所取得的积极成效,他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2015-2017年江苏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办法》和《关于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政策落实,全年共实施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02亿元,补贴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等10大类49个品目机具13.6万台(套),受益农民机手6.65万个(户),直接带动农民投入达42.27亿元;全省夏秋两季共完成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4000多万亩,还田率稳定在50%以上,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
对做好2016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沈建辉局长要求各级农机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农财两部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十三五”转方式、调结构要求,按照“缩范围、降定额、促敞开”的总体工作思路,实行“大稳定、小调整、常态化”,进一步创新、改进和完善补贴政策操作方式,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便民高效、公平公正实施。一是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各级农机部门的主体责任,做到权责对等、职责明晰、各负其责,共同推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顺利实施。二是强化风险防控。要扎实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强化程序监督、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履职有标准、预警有措施、监督有责任、问责有依据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三是营造政策落实良好氛围。要积极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行阳光政务,全面公开政策实施各个环节内容和信息,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知晓率。四是严格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落实预警制度,大力整治产销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绩效管理,量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购机补贴政策高效实施。
对做好2016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沈建辉局长强调,省政府继续将秸秆机械化还田列入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提出了“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超过4000万亩”的目标任务;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苏政办发〔2016〕24号)明确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六大重点环节之一,这都为进一步做好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一是抓紧协调落实资金,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尽快向市县政府汇报,在省级作业补助基础上,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科学测算年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抓紧制定年度实施方案。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努力提高政策执行水平。要认真学习领会政策调整变化情况,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宣传,重点围绕登记造册、确认公示、县级第三方核查、资金兑付等关键环节,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强化技术培训,切实抓好作业质量。要根据省级《稻麦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适合本地特点的技术路线和作业标准,推进农机与农艺的配套融合,确保各作业环节技术执行到位。四是着力加强主体培育,有效构建长效发展机制。要将落实还田补助政策与促进农机化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快培育农机专业服务主体,积极组织各类农机服务主体开展机械化收获、还田、机插秧(机条播)、机植保等“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提高机具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