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的产物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近年来,永和县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起步早、技术成熟,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生产托管+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第一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案例。
2023年,永和县总投资1613万元,认真实施年度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以县域交通要道与重点乡村为支点和连线,科学规划设立秸秆加工储运点,在县域内扶持建设11个秸秆收储运加工点,建立起秸秆利用主体乡级全覆盖、村级全辐射的收储运新体系。
永和县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33万亩,全年农作物秸秆量约11万吨。该县结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在2023年度农业生产托管补贴项目上总投资1500万元,向秸秆利用环节倾斜资金390万元,加大补贴任务量达13万亩,保障秸秆离地任务量充足。
针对县域内地块支离破碎、农村劳动力流失、秸秆利用模式单一、市场薄弱等情况,永和县积极探索秸秆利用方式多元化,打出一套秸秆综合利用的组合拳。一方面做好秸秆饲草化利用,积极探索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新技术、新模式,带动种植业与畜牧业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坚持不懈探索燃料化、材料化、基料化等其他利用途径,结合蘑菇种植、乡村冬季取暖、秸秆材料加工等,合力破解区域性秸秆利用能力不足,使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全县近20万亩农作物秸秆通过碎混返田等科学还田使用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5%左右,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针对小地块、坡耕地以及发展林果产业等基本现状,创新开展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将不宜作为饲料的秸秆用于果园秸秆覆盖,起到为果树增添调温、保墒、改土、抑草等多种功效。目前,全县苹果园秸秆覆盖面积达5000亩,土壤含水量达到60%,促进了苹果增产果农增收。
永和县将秸秆资源用于制作畜牧养殖饲料的同时,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其他模式。坡头乡索驼村集体农场搭建再生物质燃料和秸秆饲草加工两条加工生产线,现跃达农牧专业合作社经营,通过生产牲畜“压缩饼干”,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带动农户46户,户均增收6500余元,既解决了该县饲草价格高、供应不足的现状,也带动了畜牧业发展,实现了农、林、牧良性循环,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群众增收。
“秸”尽所能,变废为宝。永和县全力捡回“农业的另一半”,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了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