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内蒙古兴安农垦巴达尔胡农场支持玉米秸秆打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22  浏览次数:3544
 

打包后的秸秆风景如画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收集秸秆,粉碎打捆,运输储藏……内蒙古兴安农垦巴达尔胡农场的农田里,玉米收割后,秸秆打捆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只见经过打捆机削茬、压实、打包,一个个圆柱形或方形的秸秆包便从机器里掉落出来,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勾勒出喜获丰收的别样画面。  

秋收接近尾声时,巴达尔胡农场职工群众抢抓有利时机,有序开展玉米秸秆打包收集工作,秸秆打包离田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让职工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巴达尔胡农场职工纪连军使用秸秆打捆机已有13年之久,打包完自家玉米地后纪连军还承包了周边村屯秸秆打包工作,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我现在基本上是全天作业,全年能打2000亩的玉米地,大约能挣到10万元。”

秸秆离田不仅能增收还能“变身”牛饲料。董婷婷是巴达尔胡农场养牛大户,为实现种养循环,减少肉牛养殖饲料成本,2017年她自己购买了一台秸秆打包机,一直使用打碎的秸秆混合饲料喂牛。今年秋收后她第一时间将秸秆打包,为家里养的肉牛准备过冬的粮食。“我家养了80头牛,需要的草料也多,用这些打碎的秸秆和精饲料混合喂牛,不仅牛长得快,还能提高牛的抗病能力,每头牛一年至少能省1500元,打包后的秸秆也方便转运和储存,还不占地方,不影响环境卫生。”谈起秸秆打包的经济账,董婷婷兴奋地说。  

秸秆打包离田不仅解决了过去秸秆难以处理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养殖户的饲料问题,还兴了产业、富了乡亲、美了环境,让“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在巴达尔胡农场秸秆收集过后的田野里,土地干净、平整、开阔。巴达尔胡农场农业生产部部长董啸宇介绍:“场里通过引入热力公司回收秸秆和加大宣传推广农牧结合养殖模式等,实现了秸秆高效利用,达到场区环境优化与职工收益双赢。”  

据了解,巴达尔胡农场今年玉米种植面积50000余亩,秸秆打包离田占比95%,职工群众秸秆收益可达到90余万元,秸秆回收经济实现270余万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