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江苏省沛县大力支持秸秆综合利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21  浏览次数:1422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眼下,江苏省徐州沛县麦收已接近尾声。过去麦收作业后留下的大量秸秆,曾让农民头疼不已。如今,随着沛县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小小秸秆不仅变废为宝,成了“香饽饽”,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沛城街道金沟村,大型搂草机将地里的碎秸秆搂到一起,聚成小堆后,然后通过打包机,把所有的秸秆打包成一个个长方型的捆,最后通过运输车将打好捆的秸秆运走。

  今年“三夏”麦收期间,江苏鸿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投入90多辆运输车、32个圆捆打包机、12个方捆打包机,为秸秆回收利用助力。 

  那么打好捆的秸秆都运到哪里去了呢?记者在沛城街道李集社区的草场找到了答案。

  在这里,不少秸秆运输车正陆续运送打好捆的秸秆,草场上堆放了许多方形或圆形的成捆秸秆,挖掘机正在进行整理。记者了解到,从6月6日开始,鸿发公司就开始收储沛城街道、胡寨镇、湖西农场、汉源街道、大屯街道和杨屯镇等地的小麦秸秆。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有四个草场,能够收储小麦秸秆一万四千多吨,主要用于饲料化、菌菇基料化、造纸原料化、还有电厂的燃料化。

  在栖山镇何庄村收割完的麦田里,一台台机器轰鸣作响,搂草机、捆草机正忙碌地进行秸秆收集打捆作业,不一会儿,一捆捆打包好的圆形秸秆捆就整齐地散落在田间。随后,抓草机将其装上卡车运至集中堆草场,确保秸秆“搬离田、集中存、不焚烧”。

  徐州大草原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一个打好捆的秸秆,大约400公斤重,从6月6日开始,他们就组织大型机械对何庄等5个村的小麦秸秆进行打捆,一天可以完成1000多亩地的打捆任务,仅“三夏”期间,就可收储小麦秸秆2000多吨。

  在大草原牧业养殖基地,记者了解到,一只羊每天可以吃3.5斤秸秆,基地养殖的2200只青山羊和澳洲白绵羊一天就能吃掉7700斤,剩余的秸秆还可以用作生物饲料,实现了秸秆的变废为宝。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