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突破高效关键技术方面,持续跟踪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前沿,重点建设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科研平台,加强生物基聚酰胺产业链单体制造、高性能聚酰胺聚合、高性能聚酰胺纺丝、高新能聚酰胺复合材料制造等领域研究,持续攻坚高效工程菌构建、微生物代谢调控/高效转化、生物转化/发酵体系分离提纯、聚合工艺及下游开发应用等关键技术。
在推进技术应用示范方面,依托本土生物基材料企业,以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助力基因线路设计、代谢通路模拟、菌种高通量筛选,推动研发降本增效,加快推进生物制造的产业化技术开发和实践,优化产品标准供给模式,提高生产水平,重点发展长链二元酸、生物丁醇、合成生物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等合成生物化学品,探索推广非粮生物基材料产品取代石化化工产品的案例。
在拓展应用市场领域方面,推进生物基热塑性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石化热固性材料,扩展生物基材料在工业制造轻量化领域应用;通过半生物基、全生物基聚酰胺新材料在光伏边框、光伏支架、“工”字轮、风电叶片等工业制品方面的应用,推动实现“以塑代钢”、“以塑代铝”;聚焦纺织服装业工装、制服、校服等细分行业,精准对接需求企业,理清需求信息,定制化开发新材料、新产品,实现供需精准配套。
在打造龙头产业基地方面,以骨干企业为主体重点建设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积极推动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项目、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和年产8万吨生物基长链二元酸项目建设。同步招商引进用地约3000亩的下游聚酰胺熔体直纺民用丝、工业丝、地毯丝、纺织、印染、服装等配套项目,积极引进相关企业落地投资,加快优质资源向园区集聚,打造共生互补的合成生物新材料产业生态体系。
在强化产业支撑体系方面,联合生物基材料企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筹备组建山西合成生物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企优质资源,统筹发展需求,并积极发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协调对合成生物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面系统支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
为推动实现我国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2025年发展目标,山西省将着重打造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条,坚持项目建设引领,招商引资带动,持续拓展市场,促进供需配套,以数字赋能全产业链条,打造数实融合、协同发展、创新驱动的高水平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