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秸秆综合利用,从效果上看,一是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秸秆有机肥还田利用可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实现小麦、玉米两茬作物亩均增产5%以上。二是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土壤中氮、磷、钾的营养状况,耕层土壤含水率提高10%,年均提高土壤有机质0.03个百分点,对复耕复垦耕地的土壤改良具有促进作用。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秸秆加工利用可提高效益110元/亩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为做好今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作为承担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工作指导部门,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技术人员介绍,“当前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各区通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建设项目,形成了典型模式和主推技术。今年我市印发《北京市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就构建高质高效的秸秆利用机制和发展格局进行了全面部署。前两天,为保障农机合作社与农户秸秆处理需求对接,已编发了全市小麦‘三夏’抢收服务组织推荐目录,供相关农户、企业选择。在麦收期间,我们会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实地跟踪掌握秸秆机械化作业情况,如果各区有秸秆机具短缺、还田质量不合理等秸秆利用的堵点难点,我们会积极协调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秸秆利用企业,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