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变废为宝秸秆有了新去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03  浏览次数:1401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6月2日,在漯河市临颍县繁城回族镇马井村的田地里,秸秆拾捡打捆一体机来回穿梭,快速地进行秸秆打捆作业,通过压实、打捆等工序后,秸秆被整齐有序地打包在田地里。轰鸣的马达声也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看,他们站在田间地头,看着捆扎整齐、落地成行的一个个“秸秆包”,众口称赞。



  在往年,每到农忙时节,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便成了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如何提高种收的效率,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2023年,临颍县繁城回族镇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多次组织各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社员代表们召开专题会议,积极为秸秆综合利用理思路、想办法、找出路,坚持疏堵并举,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秸秆清理还田相结合,全力将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同时依托新技术,引进了秸秆拾捡打捆一体机,该机械的引进和应用,不断完善着秸秆综合利用体系,也有效地解决了秸秆回收困难的问题。在节约劳动力的同时,使秸秆变废为宝,农民持续受益。使用秸秆拾捡打捆一体机不仅有效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又能提高资源利用,为农户省心省力。

  近年来,繁城回族镇在加大新型机械投入同时,持续加快秸秆打捆离田再利用工作,通过集中打捆离田,从源头上排除秸秆焚烧隐患,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又为农民抢种农作物赢得了时间,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繁城回族镇副镇长苏萌说:“今年以来共引进秸秆拾捡打捆一体机14台,每台打捆机每天可捡拾秸秆100余吨,面积500亩左右,9到11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全镇72000余亩种植田的稻草捡拾任务。打捆后可以解决全镇及周边地区养殖户近1.5万吨的青饲料。”

  “解决秸秆问题,不能只靠‘堵’,还要更好地‘疏’。通过秸秆打捆、还田,不仅提高了秸秆利用率,还进一步提升繁城回族镇禁烧工作,巩固了繁城回族镇人居环境面貌。”繁城回族镇党委书记贺改香表示,下一步,繁城回族镇要围绕“三夏”生产工作,积极主动对接群众需要和禁烧工作要求,既做到服务群众,又守护碧水蓝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