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全国首个纯干黄秸秆制沼气高产气率项目投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29  浏览次数:1152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近日,黑龙江省五常市传来喜讯:拉林镇8×1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一期,按照电力行业高标准,圆满完成全系统、满负荷连续168小时的性能测试。


0a49282448e639627e3db7ed79e4ef39_480x-_80


      在五常市拉林项目现场,一辆辆铲车不断运输着干黄秸秆原料,经粉碎、进料、厌氧发酵等环节,秸秆最终转化成了沼气和电能。

“这是全国首个纯干黄秸秆制沼气高产气率项目,项目的成功是沼气和生物天然气领域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充分利用秸秆,彻底解决烧秸秆‘老大难’问题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发来贺信。

据了解,干黄秸秆不同于黄贮和青贮原料,是未经处理直接打包的秸秆,一直以来被业界认为是技术上较难攻克的原料种类。干黄秸秆收储以落地打包为主,原料含土含杂率高,含水率波动大,约在20%~70%左右,且结构坚硬难降解,无论是粉碎、预处理还是高效厌氧发酵等环节,都面临重大技术挑战,如何攻克干黄秸秆坚硬难降解、浮渣结壳等瓶颈成为科研关键所在。

针对干秸秆进料难、浮渣严重的难题,基于仿生学原理,项目研发了适应性广的预处理技术和装置,并对干秸秆厌氧发酵技术和装备进行优化和设备升级,彻底解决了干秸秆粉碎困难、进料难、浮渣严重、难降解、产气率低等问题。

该项目由华润集团德润生物质开发(香港)有限公司全资,筠诚和瑞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盈和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五常拉林项目设计规模日产沼气8万立方米,一期预计日产量4万立方米。项目以玉米、水稻秸秆为原料,并结合国内生物质原料的特点,进行了工艺优化和设备升级。项目可实现年处理玉米和水稻干秸秆14万吨,年产沼气达300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4万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