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沭阳县鼓励农民探索秸秆综合利用,将秸秆变废为宝,把过去堆在房前屋后的稻草,组织农民做成草绳、草帘并通过深加工利用,产生效益。以前一到麦收季节,村干部就开始头疼,因为防烧秸秆要没日没夜地和村民“打游击”。现在好了,房前屋后的秸秆变成了“香饽饽”,秸秆有了新去处,基本上就没有焚烧现象了,让稻草变“金条”,不仅让秸秆有了好的出路,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截至目前,沭阳县将秸秆加工拓展到旅游、文化、环保等领域,拥有秸秆创意加工企业300多家,产品涵盖干花、草绳、草帘、编织袋、食用菌、秸秆造景等10多个系列,从业人员达2.8万余人,每年为农民带来务工收入2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