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种树,山下种田。在六安市,很多桃树基地都建设在这样的植物生态环境里。每到小麦、水稻、玉米或油菜的成熟季,田地里产生的大量秸秆就成为当地农民的烦恼。为此,张金云团队围绕江淮丘陵桃园秸秆覆盖高效利用开展了研究试验。我们已经在试验田做了6年试验,“效果非常好,希望今年能在六安桃基地推广应用。”张金云介绍说,将水稻或小麦等农作物秸秆覆盖在桃园的垄上,这样的桃园需要采用宽行、窄株、起垄栽培的新模式,实施高光效的Y型新树形,以适宜机械化操作。覆盖秸秆后,还要通过增施腐熟菌剂促使农作物秸秆腐熟、形成有机肥有利于桃树成长。此外,厚厚的秸秆堆起来形成了“被子”,不仅有利于保持桃园墒情冬暖夏凉,优化桃园小环境,促进桃树健康生长,提升果实品质,还可抑制杂草的生长等。秸秆的堆积使用功效多多,唯一不利的就是可能会产生蜗牛危害,为此,项目组也发明了一种果园防虫罩,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只需将山脚下的秸秆打捆,就近运到山上的桃子基地直接覆盖,就可以轻松实现秸秆的高效利用和转化。”张金云告诉记者。
除了现场技术指导,科技特派团还召开了新春科技行聚焦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上,金安区桃产业覆盖的主要乡镇、村及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与特派团专家们进行了互动交流。“没想到专家们来得这么早,安排得这么实,工作做得那么细。”金安区科技局局长刘小平对科技特派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感谢,“有权威专家免费上门服务,我们对桃产业的未来发展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