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位于洞庭湖湖区的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农业资源禀赋优越,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今年,鼎城区以创建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为契机,在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秸秆五化利用,走出了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子,有力实现了环境改善、农民增收、村集体受益的目标。
无害化利用,让环境得到改善
秋收过后,走进鼎城区石公桥镇三兴村的晚稻示范基地,一台水稻秸秆打捆机在田间忙个不停,一堆堆水稻秸秆被吸进打捆机的“肚子”,经过打包,“吐”出一捆捆圆柱形的草包,田间地头瞬间变得干净整洁,引来不少群众的驻足围观。
“以前稻子收完后,秸秆有的留在田间,造成秋冬农业生产田间作业很不方便,有的一烧了之影响环境,有的移至在田边、沟边、屋边乱堆乱放,既不美观,又不安全,现在好了,打捆机‘一键打包’,还能卖不少钱呢!”“还有这种变废为宝的机器,发个朋友圈让大家都看看……”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今昔处理的秸秆的新变化。
在鼎城区,过剩的秸秆“享受”的是综合利用“一条龙服务”。这些秸秆将会有专门的队伍进行处理,要么收购人上门“打包带走”,要么在田间地头粉碎还田,以饲料化、肥料化形式进行综合利用,让小秸秆变废为宝,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如今,天蓝水清、秀丽靓美的鼎城乡村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利益化联结,让农民实现增收
“想把秸秆综合利用长久地推行下去,关键还是要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鼎城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鼎城区鼓励和引导全区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秸秆回收、储运、离田利用,通过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多种途径,将“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这些淡黄色带点青色的秸秆是品质优等的饲料,很受牛羊养殖户的欢迎。”走进鼎城区兴泰农业合作社,浓浓的秸秆清香扑面而来,合作社负责人肖龙介绍,合作社今年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仓库和4000多平方米的晒场,现已收购秸秆近2万吨,品质优等的秸秆以每吨48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牛羊养殖场作饲料,品质差些的秸秆则以每吨28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电厂做燃料或有机肥厂作原料。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先进行青贮再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