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区域地形地貌、耕作方式、秸秆种类、产业基础,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布局,这是秸秆综合利用的四川打法之一。
利用秸秆基料制作成的无土化育秧盘里长满了翠绿的秧苗
例如,成都平原高效发展区重点推进秸秆粉碎机械还田、秸秆发电、工厂化食用菌基料,川东北和川南丘陵山地高值利用区重点推进商品有机肥加工、饲料化利用、秸秆堆肥快腐还田,攀西高原特色发展区重点推进秸秆成型颗粒、秸秆炭化加工。
在技术支撑方面,秸秆利用被纳入农业农村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全省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设置岗位专家,规范构建了各类技术模式规程,研究推广热解制备生物炭、秸秆青(黄)贮氨化等饲料化利用、商品有机肥生产、秸秆粉碎翻埋还田等成熟适用技术模式。
然而,地形地貌多样,田块分散细碎,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的85%,秸秆资源分散,全省秸秆综合利用仍面临着收储运成本高、难度大,秸秆离田利用和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打通利用链条,提升产业化高值化水平。按照‘市场运作、企业主导、多方参与’原则,探索建立社会化市场运作机制,发挥科技在高值利用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水平,开展试点示范。”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