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新疆补贴秸秆“收储运”市场化运行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9  浏览次数:657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近年来,新疆加快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水平。截至目前,全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超90%。

u=4211621888,3413154816&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


             2019年以来,新疆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累计在35个县市实施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依托当地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培育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秸秆“收储运”市场化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不断拓宽。

新疆麦草、棉秆、玉米秆等农作物秸秆种类全、数量多、分布广。以棉花秸秆为例,每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长期以来,棉花秸秆因其木质纤维素含量高、适口性差等限制因素,无法实现饲用转化。今年,新疆锝汇塬现代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新疆畜牧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引进专项技术,投资新建棉花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实现年产饲料8万吨。该公司董事长杨豹介绍,该生产线还可使一头牛每日的饲草成本由15元左右降低至6元左右。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处长金山介绍,今年,新疆将在8个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县有综合利用企业、乡镇有规范收储组织、村有固定秸秆收储网点的“收储运”体系,不断拓宽秸秆饲用转化、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途径,推进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