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秸秆变“废”为“宝”?近年来,清集镇党委政府积极优化和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引导全镇村民大力发展牛、羊等养殖产业。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该镇牛羊养殖户快速发展起来。
据统计,目前清集镇牛羊养殖户已有近30户,牛年存栏3651头,羊年存栏26340只。“以牛为例,按照每头牛每天消耗秸秆18斤来算,3651头牛每天就得消耗32.8吨,一年就是近1.2万吨啊。”清集镇畜牧站一名负责人说。
秸秆能换钱增加收入,村民们从此不再焚烧秸秆。而秸秆被养殖户回收加工成草料喂牛羊,不但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牛羊产生的粪便上到地里,又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一时间,小麦秸秆成了清集镇村民的“香饽饽”。“没想到,废弃的秸秆也能卖钱,现在谁还舍得烧啊?”赵四学说。
“今年‘三夏’,清集镇共有4万亩麦田实施了秸秆打捆作业,预计打捆秸秆100多吨。按照每亩小麦秸秆销售40元计算,仅秸秆一项就为全镇村民增加收入160多万元,为全镇牛羊养殖户节省喂养成本600多万元。”葛涛介绍,太康县清集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让曾是破坏空气质量的一大污染源,从“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