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河南省清集镇政府补贴秸秆变“废”为“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3  浏览次数:666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据了解,河南省清集镇每年小麦种植面积达8.7万亩。“每年小麦收割后,粉碎的秸秆大量残留在地里,秸秆如何处理成了县、镇、村干部最头疼的事情。”太康县副县长、清集镇党委书记葛涛说。




         如何使秸秆变“废”为“宝”?近年来,清集镇党委政府积极优化和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引导全镇村民大力发展牛、羊等养殖产业。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该镇牛羊养殖户快速发展起来。

据统计,目前清集镇牛羊养殖户已有近30户,牛年存栏3651头,羊年存栏26340只。“以牛为例,按照每头牛每天消耗秸秆18斤来算,3651头牛每天就得消耗32.8吨,一年就是近1.2万吨啊。”清集镇畜牧站一名负责人说。

秸秆能换钱增加收入,村民们从此不再焚烧秸秆。而秸秆被养殖户回收加工成草料喂牛羊,不但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牛羊产生的粪便上到地里,又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一时间,小麦秸秆成了清集镇村民的“香饽饽”。“没想到,废弃的秸秆也能卖钱,现在谁还舍得烧啊?”赵四学说。

“今年‘三夏’,清集镇共有4万亩麦田实施了秸秆打捆作业,预计打捆秸秆100多吨。按照每亩小麦秸秆销售40元计算,仅秸秆一项就为全镇村民增加收入160多万元,为全镇牛羊养殖户节省喂养成本600多万元。”葛涛介绍,太康县清集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让曾是破坏空气质量的一大污染源,从“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