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安排24975.47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6  浏览次数:1407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农业农村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农业投入等相关提案,转发如下,供全国秸秆行业参考。


       

687_2013061908394179GQ1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银保监会、国家乡村振兴局、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强化投入,加强指导,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一是加快补齐短板。2020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明确农村供水保障、乡镇污水处理、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等10项农业农村重点领域补短板重大工程。各级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农业农村,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安排24975.47亿元,其中投入民族地区超过5000亿元。二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26亿元支持民族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业农村部强化建设指导、分区施策,推动各地因地制宜确定建设布局、标准和内容,完善田间基础设施配套。在凉山州等地区着力解决丘陵山区地块破碎、土层浅薄、工程性缺水等问题,建设宜机作业,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三是开展数字农业试点。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加大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数字农业试点项目等,在民族地区建设数字农业试点项目9个,认定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30个,水稻智能催芽、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广泛应用。2020年,中央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民族地区探索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路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网络通达比例均超99%。

  二、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基地、园区等建设,加大扶持、强化指导。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实施农业产业融合项目,截至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337.5亿元,支持建设10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109个农业产业强镇。其中,支持民族地区50多亿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二是建设融合发展示范园。2018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分两批创建认定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00个,其中,民族地区创建认定41个。安排中央投资支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建设生产基地、加工流通设施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专项债拓展资金筹集渠道。三是改进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2020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安排130亿元,支持各地建设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其中,累计支持民族地区2000多个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新增仓储保鲜能力超过90万吨。四是支持发展畜牧养殖。2021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在农牧交错带地区肉牛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养殖大县,适当补助基础母牛养殖场户,扩大基础母畜种群,民族地区是支持重点。2010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以生猪、家禽、奶牛、肉牛、肉羊为重点,累计创建4986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其中,民族地区创建超过1000个。同时,鼓励地方开展部省联创,扩大示范场辐射带动效应。2019年,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64.5%

  三、关于支持农业经营主体能力建设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认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47家,其中,认定民族地区227家。引导各地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9万家,初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龙头企业新雁阵。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目前,全国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220万家,家庭农场87万家,其中,民族地区登记合作社17万家,家庭农场7万家。加强产业发展用地保障。2021,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116号),拓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2019年,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明确设施农业属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民族地区可结合政策,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土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四、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政策引领,扶持民族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一是探索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5年过渡期前3年脱贫县继续实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后2年调整至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其他地区探索建立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凉山州等民族地区可在符合条件的脱贫县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继续实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其余县可探索建立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二是加大信贷支持。财政部通过安排贷款贴息、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等方式,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倾斜支持民族地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符合条件的主体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会同部分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印发《关于做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39号),要求各地加大对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力度。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发挥引领作用,为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分险。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与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财农〔202015号),要求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聚焦农业生产及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融合项目。三是加大农业保险支持。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支持,补贴品种已基本覆盖主要大宗农产品,补贴区域扩大至全国,目前各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近80%。2019中央财政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2020年,试点地区扩大至20个省份(含兵团),中央财政累计拨付保费补贴285.3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4.13万亿元,支付赔款 616.59亿元。银保监会稳步推进天气指数保险、区域产量保险等试点工作,支持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属保险产品,探索开展设施农业、农机、渔船等涉农保险,推动农险服务向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持续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1716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