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中央预算累计投资近20亿元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6  浏览次数:845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农业农村部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764号建议的答复》,针对程梦醒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建议”,经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作出答复。
  

                 



     首先,关于低成本秸秆综合利用方法问题,《答复》提出,

  秸秆处理综合利用事关农业清洁生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最简便、最直接、最经济的途径。为提升秸秆还田科技水平,2015年农业农村部设立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对已有技术进行提升,对秸秆还田新问题或新需求进行攻关,提炼出不同区域、不同作物、适合农民采用的秸秆还田技术“处方”,为我国作物秸秆还田提供技术支撑。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实施了“化学肥料和
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智能农机装备”等重点专项,支持开展秸秆还田离田和综合利用的相关技术研究,提升秸秆还田离田的技术装备水平。
  2014-2018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近20亿元,支持粮棉主产区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16个省、区、市)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发展秸秆代木(人造板、木塑)、秸秆碳化、秸秆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纤维原料、秸秆清洁制浆、秸秆生产食用菌、秸秆生产有机肥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秸秆还田离田及综合利用的科技投入,加快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和试验示范,降低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
  其次,关于低茬收割粉碎还田技术标准问题,《答复》指出,
  近几年,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中,均将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为重要技术推广内容。在印发的
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中,均对联合收割机作业的割茬高度和秸秆粉碎还田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各地加强对机械化秸秆还田的技术指导,完善技术规范,做好农机维修服务,推进秸秆还田新技术新装备的普及应用。
  今后,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加大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加强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标准的宣贯,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第三,关于秸秆低茬还田补贴问题,《答复》指出,
  2019年,为推进秸秆还田离田和综合利用,中央财政通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安排19.5亿元,支持全国各地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鼓励各地探索建立“谁受益谁处理”“秸秆换有机肥”等机制,通过政府培育环境、政策引导,激发秸秆还田离田、加工利用等各环节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可推广、可持续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稳定运行机制。据统计,2018年全国新增秸秆还田面积2600万亩、捡拾打捆面积3000万亩,秸秆还田、捡拾打捆面积分别达到7.69亿亩、1.18亿亩。
  今后,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完善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政策措施,发挥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作用,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买和使用适用农机具,调动广大农民开展秸秆粉碎还田等机械化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