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建业公司将在呼兰区建设5个基地,每个基地占地50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可储存压缩秸秆块2万吨。原料基地运营管理完全由当地的农民合作社负责,可解决150名当地农民就业,年创产值800万元,将有效促进当地农民的增收。年底前,建业公司将完成60个存储压缩基地的建设,以保证公司每年120万吨秸秆制作30万吨秸秆纤维素乙醇及5种副产品项目的原料供应。
据建业公司董事长王建业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生物燃料日益受到重视,而燃料乙醇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在此背景下,2012年2月,黑龙江建业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与丹麦生物燃料技术控股公司合作,在哈尔滨市宾西开发区合资成立了“黑龙江中丹建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利用双方的高科技专利,即用3.5—4吨玉米秸秆生产1吨纤维素乙醇及5种副产品技术,将黑龙江省的秸秆进行充分开发利用。
目前,黑龙江省可以利用的秸秆近8000万吨,仅用120万吨干式秸秆(秸秆含水率不超过15%)就可生产30万吨秸秆纤维素燃料乙醇、10万吨木质素、5万吨酵母饲料、5万吨生物肥、1.9亿立方米沼气、25万吨二氧化碳。该技术可以对秸秆实现一次吃干榨净,整个生产流程对环境没有污染,生产污水实现零排放。经黑龙江省、国家高级专家组评审,该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由于该项目既解决了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生产了可再生生物质纤维素燃料乙醇这一替代清洁能源。目前,该项目已得到了黑龙江省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的认可,并实现了项目的备案。王建业的目标就是,利用中国与丹麦共同的高新技术,将黑龙江省打造成中国生物能源的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