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八成秸秆被综合利用
每年夏收、秋收季节,秸秆焚烧就成为让各地政府部门大伤脑筋的事,许多地方年年发禁令,年年烧不停。而记者近日从河北省环保厅了解到,今年夏收以来,河北省未出现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据环境卫星监测,石家庄市连续6年没有秸秆焚烧着火点。
河北省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产区,农民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年秸秆总产量为6176万吨左右。近些年来,河北省探索出了一条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秸秆焚烧管理新路子。 ■化废为宝渠道多
疏,就是给6176万吨秸秆找出路。
7月9日下午,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着。晋州市小樵镇彭召村的牛利福早已用塑料布将他今年夏收以来收购的1000多吨麦秸盖好。
“夏天下雨多,收完麦秸后,就将它们盖了起来。”牛利福说。
十几亩大的场地内,堆满了麦秸,泛白的颜色显示了其刚刚被割下不久。为了防火,门口放着灭火器、消防泵。与想象中不同,这千余吨麦秸并非散乱放置,而是被打成了一个个近一人高的麦秸捆,每个100余公斤,被分成几列堆放。
虽然目前麦秸的价格每吨达到了300多元,但是牛利福并不急着卖。“只要顶部用塑料布盖好,麦秸两侧不用遮挡,麦秸捆外侧紧,中间松,有利于透气,能一直存放到来年春节。我按照每吨麦秸200多元收的,等价格高点再卖到电厂或者造纸厂。”他说。
几年来,每到麦收时节,牛利福都会开着打捆机,到附近村里收购麦秸,销售麦秸、玉米秸的收入已经占到了他年收入的60%~70%。“几年前购买打捆机时,政府还补贴了我1万元。”
“类似牛福利这样的麦秸堆放点,小樵镇还有五六个。”晋州市小樵镇副镇长尹文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