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亟待整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7  浏览次数:663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破解秸秆难题表面在农业,但出路却广泛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所以,秸秆综合利用,是一个打通一二三产业的问题,需要更适应发展需求的产业政策全面支持

       
             u=1112348375,980085210&fm=23&gp=0

     今年初,东北四省区农科院及农垦科学院,组建了“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创新联盟”,形成“集团军”的研发模式,针对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寒区秸秆快腐等关键技术展开联合攻关,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发展。中国农科院资源环境经济研究室研究员朱立志说,随着协同创新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不少技术都相继成熟,关键在将其推广普及和产业化。要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秸秆能源化进行有机衔接,加固农业循环经济链条。

  针对以上痛点,2016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整合资金10亿元,选择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较为突出的10个省(区)采取整县推进的方式,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2017年,将东北地区试点县扩大到60个,同时优先选择20个产业基础好的县,集中试点补助资金,连续4年滚动支持,形成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样板。

  “以秸秆肥料化利用为例,秸秆直接还田、沤肥还田、生产商品有机肥都是手段。”王久臣说,不少地方在秸秆造肥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利用补贴支持和引导合作社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增加了秸秆造肥效益,但长期推进还要靠有机肥企业、农民、合作社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建议在秸秆造肥用地、有机肥企业建设和发展有机循环农业上出台政策,使其能够形成产业发展链条,从而建立起秸秆肥料化利用的长效机制。

  记者了解到,现行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主要集中在秸秆禁烧、大气污染治理、农机购置补贴、生物质发电等方面,多是针对某一环节设立的,缺乏对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支持,亟需在秸秆还田补贴、收储运、加工利用等方面形成系统配套的政策体系。此外,虽然近年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出台了一些用地、用电、财税等方面的政策,但在各地落实上还有困难,影响了社会资本投资秸秆利用。

  专家表示,破解秸秆难题表面在农业,但出路却广泛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所以,秸秆综合利用,是一个打通一二三产业的问题,需要更适应发展需求的产业政策全面支持。可以把农作物秸秆利用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定位,在产业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和扶持;同时,以不同类型农业区域为基础,因地制宜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