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襄州区峪山镇王咀村二组,村民朱书江将秸秆装到拖拉机上,准备运到村里一家收购秸秆的企业。“这一车能装五六百斤,卖30块钱,再加上镇政府每车补贴10块钱油费,还是挺划算的。”朱书江告诉记者。
朱书江所说的企业,就是位于王咀村的“金抱莱秸秆收储利用基地”。下午1点半,记者在该基地看到,门口停满了装着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的农用拖拉机。正在基地卸秸秆的秦光复告诉记者,他这两天拉了近10车秸秆到基地,卖了几百元钱。“禁烧以来,督察组24小时巡查,但光‘堵’也不是办法,要想办法把秸秆消化掉。”峪山镇党委书记黄随帮说。经过多方联系,他发现了一家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肥的公司——金地天成生物制肥有限公司,并在今年将其引进到峪山镇,目前企业已进入征地阶段,预计明年正式投产。目前金抱莱基地负责为金地天成公司先期收购秸秆,明年将秸秆制成生物肥和饲料销售。
金抱莱基地的收购主管黄世军告诉记者,从9月16日公司在王咀村设点开始,已向周边农民收购秸秆4000多吨,支付农民资金近40万元。此外,金抱莱基地已经和金地天成公司签订协议,全年保底收购秸秆5万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