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吉林舒兰市对秸秆机收打捆发放专项补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31  浏览次数:701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往年,焚烧秸秆是惯例,加上秸秆处理难度大,农民们都是一把火烧掉了事,如今,舒兰市建立起秸秆打捆补贴机制,对实施秸秆机收打捆的合作社发放专项补贴,秸秆焚烧的问题得到有利解决。

  往年,堆积在田地里让三梁村党支部书记李林森挠头不已的秸秆,如今可大不一样。原本大多被就地燃烧精光,而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企业抢购的“香饽饽”。

                 
                  u=227684079,1057532732&fm=23&gp=0
      “这地里的秸秆不再是想烧又不能烧的‘一把火’,而是可以换成真金白银的重要资源。”这几年田地里的变化,让李林森兴奋不已。

  秸秆焚烧对于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极大,但是对于祖祖辈辈都是“一烧了之”的农民来说,禁烧似乎并不容易。

  李林森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刚开始禁烧那会儿,做工作根本没人听。”李林森回忆起刚开始禁烧时的情景。“都烧了这么多年了怎么就不能烧了?”

  “不烧,明年咋种庄稼?”乡亲们的话顶得李林森没话说。

  “我们的黑土地不应该是这种黑啊!”“禁烧令”开始后,李林森随着环保、农业、林业、公安执法人员日日巡查。火苗少了,可是乡亲们的苦水多了。

  禁烧意在“堵”,重在“疏”。

  让村民从秸秆综合利用中获得实惠,成为我省解决秸秆问题的主攻方向。

  “农民种三五亩地,收集秸秆费时费力,一算账,就不划算。”如如何何让村民自愿加入禁烧行列,才是解决秸秆问题的关键所在。

  “政府帮着我们搞秸秆综合利用。”李林森说,在舒兰市,秸秆利用最难的是打捆。打捆耗时耗力,农户进行秸秆打捆要自己雇人,每公顷得花上七八百元,大家积极性普遍很低。农忙又不等人,为了解决打捆难的问题,舒兰市建立起乡、村、社三级打捆工作责任体系,成立机收打捆机械作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与每块地的耕作者签订机收打捆协议,对实施机收打捆的合作社发放专项补贴。

  去年,舒兰市又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取现金收购、置换生物质炉具燃料的方式,开展捡拾打捆工作,实现了全市57万亩秸秆机收捡,成为全省秸秆禁烧开展的示范地区之一。

  又是一年春播时,李林森说:“看着干净的黑土地,期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