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湖北省恩施市支持创新秸秆综合利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18  浏览次数:4568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这一车装的大球盖菇有4000公斤,销往深圳。”5月15日,利川市湘利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美甲介绍。

9102207_f0e37a85-9693-4caf-aef7-aedc8179b4c6


依托秸秆综合利用3.0版本技术,该公司现发展大球盖菇100余亩。此项技术是指利用稻草、玉米秸秆、茶枝等农作物秸秆高效栽培大球盖菇,实现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和肥料化循环应用。

“基地致力于打造生态循环新模式,既杜绝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出菌后菌渣还能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李美甲说。目前,该公司已探索出一套“护生态+富村民+沃土壤”的三赢之路。

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可用来爆炒、煲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广受食客喜爱。高标准农田建设红鹤坝赤松茸种植基地,是利川市农业农村局指导的菌菇生产销售产业链和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提升基地,李美甲是利川种植大球盖菇的第一人。

有36年菌类种植经验的李美甲,经过多年实践,掌握了赤松茸的培育技术。公司希望通过“种给农民看”的示范带动效应,让村民看到运用秸秆综合利用3.0版本技术种植赤松茸具有“三增三不争”的特点,即增加产量、肥料、村民收入,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种植季节,进而推广赤松茸种植。

种植大球盖菇的原料主要为农作物秸秆,一亩地约产300公斤至400公斤干秸秆,10亩至15亩秸秆可培育一亩大球盖菇,公司向周边农户回收秸秆。

“玉米收获后,我们把秸秆放在公路边,李老板会过来回收,一亩地的秸秆能有200块回收费。”汪营镇高坪村十组村民丁福香笑着说。

近年来,利川不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办法。以前的秸秆综合利用未与土壤改良、产业发展相结合,1.0版本技术的秸秆直接还田,秸秆未腐熟发酵,在土壤中分解转化时间长,影响作物生长,容易滋生病虫害;2.0版本技术的秸秆就地就近堆肥还田,农户分散,秸秆收集与堆肥分配不便于管理,不利于机械化操作,收集原料、翻堆操作成本高。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升级后的3.0版本技术,首先将秸秆用于培育大球盖菇,实现一次转化和获得经济效益,然后将菌渣加入秸秆腐熟剂和畜禽粪便,堆制发酵生产有机肥改良土壤。

“发酵后的菌渣有机肥具有肥效高、养分足等优势,种植的农产品质量更高。秸秆出菌后还田增肥,是我们的一大创新运用。此前,秸秆综合利用和菌渣的处理一直是个难题,现在实现了良好的生态循环利用。”利川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陈固介绍。

大球盖菇分A、B、C三种不同的等级,上等品质A级目前每公斤30元,今年已卖出3万公斤,销售额达90万元。

利川市湘利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谋划在谋道镇齐岳山村、文斗镇艾地村、汪营镇红齐村、团堡镇白果坝村等地试行种植大球盖菇,教农户技术,回收农户产品,给农户提供销路,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同时,用菌渣改良土壤,实现高标准农田地力提升,让大球盖菇产业成为当地保护生态、富民强企的新兴产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