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养殖传统、交通区位、秸秆资源等优势,今年,亳州市率先实施“秸秆变肉”工程,重点打造长三角优势畜禽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皖北肉牛发展优势区。上半年,亳州市肉牛规模养殖场276个、同比增长46.4%;肉牛饲养量17.1万头、同比增长40.6%。
“分局结合地方传统产业特色开展‘六个一’行动,领导班子带队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开展一次线下对接、进行一次政策集中宣讲、推送一批金融产品和服务清单、牵头出台一个文件、形成一个常态化长效机制,协同地方政府部门,围绕畜禽养殖等涉农民营企业,构建‘政府+保险+银行+担保’市场化多元化风险分担机制,让经营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大力推进全市银行保险机构开展银保互动合作、双向选择、主动结对子,运用科技赋能开发银保双向结对金融产品,拓展业务合作广度、深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亳州监管分局负责人表示。
“肉牛养殖保险保额提高至15000元/头,农户保费自缴比例20%,购买农业保险后,凭借国元保险出具的保单,即可向银行申请肉牛保单增信贷款,每头牛贷款额度最高达10000元,政府对贷款养殖户给予50%比例的利息贴息政策。”国元保险亳州中心支公司负责人介绍。
该分局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协同开展保险增信替代抵押担保、入户调查、共享监测技术等工作,压降授信门槛、融资成本,推广“金农畜牧贷”等银保双向结对金融产品,形成“农险+”金融服务模式,全面助力“秸秆变肉”工程。已推进国元保险亳州中心支公司与中国银行蒙城支行、利辛农商行等4家银行机构开展合作,累计承保38户,保险保障金额达4700万元,保单融资金额达835万元,已推广“农险+”银保合作模式至全省13个地市,今年1-8月,通过该模式为安徽养殖产业融资近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