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秸秆收储中心运营,每天出动车辆巡回各村,清理拉运秸秆。“中心4台粉碎机,每天能处理80余亩农作物秸秆。”中心负责人介绍,处理后的秸秆送往饲料厂、板材厂,加工饲料、板材或木炭。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离田秸秆80%以上用作粗饲料喂牛喂羊,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利用秸秆种蘑菇、做生物质燃料、做纸浆等也显成效。“宁乡就有企业将秸秆打成纸浆,售往湖北,生产鸡蛋托盘。”
长沙县青山铺镇种粮大户王稳根投资添置4台秸秆回收机,每年回收秸秆3000余亩,年增收近30万元。“回收的秸秆,用于喂牛、种蘑菇和做建筑原料。”他说。
今年春天,在长沙县福临镇金牛村,袁国钦利用秸秆种植赤松茸,每天产量约400公斤。“我流转了300多亩地,每年可出300多吨秸秆干料,可栽培30多亩赤松茸。”他介绍,晚稻收割后,在稻田建大棚,将秸秆发酵后做成菌种,第二年春季出产赤松茸,5月份收割后还能种一季水稻。
“政府加大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会有更多实用、环保绿色、高附加值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出现,变废为宝。”长沙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