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地方做法 » 正文

河北秸秆综合利用转变思路“点草成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29  浏览次数:813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中,河北省魏县围绕效益做文章,“点草成金”,让农民得实惠,企业有利润,不仅为秸秆找到了“好归宿”,更为大气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种植养殖“联姻”算出双赢账

  在农民眼里“碍事”的秸秆,在养殖户眼中却是求之不得的饲料。为解决养殖场青储饲料“吃不饱”与农户秋收秸秆找“婆家”难的矛盾,每到夏收、秋收时节,魏县环保局就当起了“红娘”。

  “我们通过县电视台、各村广播喇叭等形式将各养殖场的地址、计划收购量、秸秆收购价格等信息及时向农民播发,为农户和养殖场‘牵线搭桥’。”魏县环保局局长魏立新介绍说,通过供需对接,农户和养殖户实现了共赢。

  “一亩地的玉米秸秆可以卖200多元钱。”魏县野胡拐乡连路固村村民连志川这两年再也不舍得将秸秆烧掉了。

  而在秸秆消纳的另一头,逐年增加采购量的魏县国创养殖场负责人雷云飞则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玉米秸秆价格仅是普通饲草价格的一半,这意味着,用玉米秸秆替代普通饲草,自己的养殖场可省下一半的开销,划算。”

  目前,魏县拥有80多家大型养殖场,每年可消纳全县玉米秸秆产生量的65%以上。

  锅炉换“口粮”巧解禁烧难题

  “我们生产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产品性能稳定、低灰分高热卡,一吨价格在五六百元左右。每年冬天,我这一个生物质燃料厂供应全县几十家锅炉的燃料,好多人托着人来买,是地地道道的供不应求。”在魏县双井镇生物质燃料加工厂,厂长王红斌说话时满脸自豪。

  魏县境内原来有大大小小的燃煤锅炉、茶浴炉300多个,近年来,经过大刀阔斧的整治,先后拆除了103根烟囱,帮助36家10吨以上锅炉安装了烟尘净化设施,要求其使用生物质或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减少污染排放。

  在魏县环保部门的严管下,原有燃煤锅炉纷纷改换“口粮”,开始使用生物质燃料。而看到商机的企业也纷纷投资建设生物质燃料项目。

  目前,魏县已经扶持起了豪洁生物质生产等环保型企业5家。这些企业一方面解决了原燃煤锅炉改造后的“口粮”问题,另一方面也成为魏县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每年秸秆下来的时候,也是王红斌工厂最忙的时候。“每天雇二十几辆大车不停歇地跑,一直到收购的秸秆将厂区堆放得满满的。”

  更换“口粮”后的锅炉,为魏县秸秆消纳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

  沼气池“吞草吐金”助力减排

  魏县是河北省传统的养殖大县,在养殖场大力度推广建设大型沼气池,配备发电机组实现沼气发电,既可以减轻养殖场污染,又可以节省能源。

  魏县先后拨款200多万元对养殖企业在沼气池建设等方面进行补助,先后解决了多家企业沼气池建设问题,并帮助企业建起了沼气发电站,将生产的沼气、电回卖给农户,使秸秆的附加值大幅提高。

  此外,一些养殖企业将生产的沼气外卖给周围的村民,售出的价格仅为天然气价格的1/3,而利用沼气发电,电价仅是正常电价的一半,企业生产的沼气和电供不应求。

  企业获利了,收购秸秆的价钱呈现了逐年升高趋势,这也使农民售卖秸秆收益不断增加,售卖秸秆积极性高涨,从源头上遏制了秸秆焚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