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往经验,在当地政府出台的秸秆禁烧方案上,将明确禁烧的范围、要实现的秸秆禁烧目标,以及实现秸秆禁烧目标拟采取的措施等。比如领导包片、包保到人、奖惩兑现等。笔者认为,以往秸秆禁烧的做法,主要采取的还是“堵”的办法,在秸秆禁烧方案中普遍缺少秸秆综合利用篇章。
结合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以及麦收以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秸秆焚烧现象。笔者建议,秸秆禁烧工作要及早谋划,采取“疏导”的办法,积极为秸秆利用找出路。建议各地政府进一步完善秸秆禁烧方案,在秸秆禁烧方案中,加入秸秆综合利用的篇章,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
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质资源,露天焚烧秸秆是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或浪费,同时会造成大气污染。而秸秆综合利用则利国利民,既有利于农民增收,又是秸秆禁烧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积极为农民秸秆找出路。据了解,有的农民希望就地还田,让秸秆变成肥料肥田,这样处理秸秆效率高,可以做到小麦边收割、边还田。这样做的好处是时间紧凑,不耽误农时,不影响秋季玉米、黄豆的种植。而有的农民希望把秸秆离田。建议当地乡镇政府提前联系收割机、打捆机等,帮助农民把秸秆快速离田。
建议结合当地的秸秆利用的产业布局,做好秸秆资源化、能源化、基料化、肥料化等这篇综合利用的大文章。比如,安徽省阜阳市所辖的县市大部分建设有秸秆综合利用的电厂。阜南县把秸秆中混入养殖大户产生的猪粪,牛粪等,把产生的沼气用于城市的天然气。当地或附近有发电厂,秸秆可以拉到发电厂用于发电。这样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还要考虑当地农村有养牛、蘑菇种植等需要秸秆的这些产业需求。
各地政府按照整体推进、多元利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农民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及早谋划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案,并写入秸秆禁烧方案之中。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或农业经纪人,在田边地头多建一些秸秆回收点,方便农民出售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