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我国补贴秸秆原料化利用价值倍增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27  浏览次数:721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我国农作物秸秆种类多、总量大,是世界第一大秸秆产出国,占全球秸秆资源量的近五分之一。还田循环利用是国外秸秆利用的主导方式,发达国家秸秆利用较充分。“用之则利,弃之为害”,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制约,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供给显现出季节性、结构性和区域性过剩现象。

src=

原料化应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指以秸秆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等方法制备各类(手)工业制品、化学品或化工原料的过程,是秸秆高值利用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秸秆原料化利用为闲置秸秆资源找到一条“增值”之路,各地经过积极探索实践,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取得积极的进展,秸秆原料化利用产业初具规模。

灵武市三园草制品专业合作社是宁夏一家主营草编业的企业,该企业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小规模作坊方式加工销售,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成为目前西北最大的秸秆原料化利用基地,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模式。三园草合作社点“草”成金,“编”废为宝,将水稻、小麦、玉米秸秆及芦苇、蒲草为原料进行草编,产品主要有铁路运输草支垫、各种规格草袋、草绳以及精美的草编手工艺品等。据了解,通过产业升级,合作社每年消耗稻草、麦草、玉米、苇柴等秸秆100万吨,其中稻草70万吨左右,产品远销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最远可销往哈萨克斯坦,年总产值达1亿元,带动1600余人就业增收。

万华生态板业(荆州)有限公司和阜阳市宏桥秸秆科技有限公司均专注于秸秆人造板材生产。秸秆板材不仅静曲强度高,而且防火、防水、防寒、防噪音,比传统的建筑还要节约能耗。据了解,仅这两家企业,相关项目达产后年可消耗秸秆42万吨左右,年产31万立方米无甲醛麦稻秸秆板材,为农户年增收7200万元,坚持以草代木,以草代砖,有利于推进减污降碳,彻底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秸秆的原料化利用除做编织物和人造板材外,国内一些企业通过突破技术壁垒,解决行业难题,发展了更具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和减排效益的秸秆高值利用技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