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部委动态 » 正文

全国秋粮收获过四成 陆续进入收获高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07  浏览次数:594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展顺利,进度已过四成。

 

 

在吉林梨树,330多万亩玉米正加紧收获,今年当地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超过了玉米耕种面积的85%以上,通过秸秆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等多种手段,保证了粮食稳产增产。

 

 

吉林省梨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谭淑芹:垧(15亩)产能增加两到三千斤吧,收割机直接把秸秆粉碎了留在地里,还能提高地的有机质(含量)。

 

 

黑龙江省龙江县今年落实国家稳粮增豆的部署,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了21万亩。同时为了确保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不减少,当地大力推广一系列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实现了玉米、水稻、大豆同步增产增收。

 

 

黑龙江省龙江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 周丕元:今年我们采取大垄双行密植栽培技术,大家可以看现在这两株玉米之间只有十几公分,可以保证每亩地增产200到300斤。

 

 

连日来,江苏省海安市的56万亩水稻陆续收割。今年,海安组建五个区域农业服务中心,覆盖主要产粮乡镇,农技人员为种植户提供全程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预计水稻平均单产将提升10%以上。

 

 

目前,全国秋收以每天2700万亩左右的速度推进,陆续进入收获高峰。

 

 

推广优良作物品种 实现增产增效

 

 

今年,各地加大优良品种示范推广力度,粮食和油料作物生产进一步提质增效。

 

 

在河南省商水县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里,两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芝麻,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秸秆处理等环节。

 

 

河南省商水县芝麻种植户 刘天华:以前我种芝麻全部是(靠)人工。今年有这机械方便了,你看我的130亩地,一上午就结束了。

 

 

芝麻能机收,品种是关键。长期以来,芝麻成熟后一碰就落,人工作业成本高,是困扰芝麻种植户的难题。今年河南省农科院试验推广宜机收芝麻新品种,全程机械化作业后,每亩节省成本400元左右。

 

 

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张海洋:它突出特点就是抗落粒,就是风刮晃动,不落粒,甚至于倒过来,轻轻地拍打也不落粒,这就适合于机械化收获。这个品种丰产性非常好,比着过去传统的芝麻品种增产幅度15%以上。

 

 

在江西省萍乡市文泉村,两块试验田的水稻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长状态,耐高温水稻的稻穗籽粒饱满,排列紧密,而在传统的水稻稻谷试验田里面,籽粒分布稀疏不均。

 

 

尽管今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高温旱灾,但耐高温水稻的产量却没有受到影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耐高温水稻项目负责人 曹志斌:我们研究出来的耐高温水稻新品种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连续高温下水稻结实率低的问题,像在今年这种高温条件下,我们的耐高温水稻新品种就呈现出非常好的一个结实率,我们的测产结果 (亩产)应该可以达到1300斤以上。

 

 

采取多种机收模式 实现减损增收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秋收秋种期间预计全国投入各类农业机械达到3000万台套。粮食主产省河南采取多种机收模式,实现减损增收。

 

 

为全面提升机械化秋收效率,减少农户传统收获模式的损耗,河南省各地农机部门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普通农户开展代收、代耕、代种的一条龙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河南省卫辉市敬森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梁敬森:保证有需求的,特别是在外务工农户秋季粮食颗粒归仓,下一季小麦能够顺利种上。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河南省推广使用茎穗兼收的玉米收获机,可以轻松实现玉米果穗和秸秆同步收获、分仓储存,秸秆被直接打碎用作青贮饲料,不仅提高了秋收效率,当地农民每亩地平均还可以增加120元的秸秆饲料收入。

 

 

新乡市封丘县40万亩秋玉米推广实施了“秸秆离田”工程,通过搂草机、打捆机、码垛机等多种农业机械的联动作业,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秸秆被打捆运往当地的热电公司用于新能源发电。既避免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同时实现秸秆资源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据了解,今年的秋收中,封丘县共投入大型秸秆离田收储机械设备1000多台套,基本实现了县域秸秆离田全覆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