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部委动态 » 正文

农业农村部:明确将优质黑土地作为永久农畜牧业用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02  浏览次数:607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保护和恢复东北黑土地生态资源的”的建议,在其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650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

src=

01

关于明确将优质黑土地作为永久农畜牧业用地;

中央一直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做好黑土地保护工作。一是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自然资源部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把黑土地列入耕地保护的重点区域,实行严格的用途管控,严控非农建设用地规模,减少黑土地占用。二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017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优先将黑土地等优质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强化对占用黑土地的管控约束,要求非农建设尽量避让黑土地。据自然资源部统计,位于东北黑土区的83个县(市、区、旗)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61%—92%,高于一般县市水平。2019年,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号),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将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素,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三是实施占补平衡的耕地保护政策。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责任落实机制,将耕地占补平衡纳入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和土地督察范围,加强监督检查。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配合自然资源部严格落实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强化耕地保护日常监管,压实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实现黑土区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

02

关于大力支持东北地区农畜牧业企业打造用养结合绿色生态循环模式

国家高度重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近年来,按照整县推进思路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治理,重点支持畜牧大县规模养殖场和第三方处理中心建设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等设施装备,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不断提高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截至2019年6月,东北地区的63个畜牧大县均已安排实施整县推进项目。

下一步,我部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支持,引导各地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和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加快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03

关于普及秸秆还田技术;

2017年,我部启动了“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每年安排秸秆试点资金6亿多元,支持东北4省(区)秸秆综合利用。以农用优先的原则,发布了东北高寒区玉米秸秆深翻养地模式、秸—饲—肥种养结合模式、秸—沼—肥等技术模式,推动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养畜过腹还田、生物腐熟还田。2017年,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到达72%,新增秸秆还田面积近3000万亩。2019年,财政部在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中安排19.5亿元,支持全国各地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鼓励地方探索建立“谁受益谁处理”“秸秆换有机肥”等机制,通过政府培育环境、政策积极引导,激发秸秆还田、离田、加工利用等各环节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可推广、可持续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稳定运行的投入保障机制。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加强经验总结,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以完善利用制度、出台扶持政策、强化保障措施为推进手段,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主体带动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秸秆利用产业化水平。到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力争到2030年,全国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用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基本实现全量利用。

04

关于在东北黑土区集中连片开展休耕;

201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农业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试点实施3年来,各试点省及有关部门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资源约束紧和生态保护压力大的地区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平衡粮食供求矛盾为目标,稳妥有序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顺利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面积达到3000万亩。其中,轮作试点面积2500万亩,主要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大豆、花生、油菜产区实施;休耕试点面积500万亩,主要在地下水超采区、重金属污染区、西南石漠化区、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2019年,黑龙江省休耕面积达到200万亩,比上年增加60万亩。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把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放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持续加力、常抓不懈。

05

关于在东北地区实施黑土地保护考核机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8〕2号)的要求,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对省级政府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数量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国务院根据考核结果对成绩突出的省份给予表扬和资金倾斜,以此调动各级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配合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实施好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督促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好耕地质量保护责任,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水平。

06

关于加大对保护黑土地专项资金投入;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黑土地保护投入力度,支持黑土地保护利用。2015—2017年,安排专项资金15亿元,在东北4省(区)17个县(市)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总结了一批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探索完善了黑土地保护长效工作机制、服务体系和监管方式。在试点的基础上,2018年起每年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8亿元,扩大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范围。在8个县开展整建制推进示范,在24个县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每年实施黑土地保护880万亩以上。实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机械深松、坡耕地治理等技术措施。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积极配合财政部,继续加强黑土地保护资金投入。同时,鼓励地方政府统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的相关涉农资金,开展黑土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促进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