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部委动态 » 正文

农业农村部:逐步将更多合格秸秆还田机械纳入全国补贴范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05  浏览次数:609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近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0058号建议的答复,针对代表提出的“加大对黑土地保护力度”的建议作出答复。

答复中表示,黑土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化规划引导、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力量、持续推进。2017年,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提出到2030年,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实施黑土地保护面积2.5亿亩,基本覆盖主要黑土区耕地。2020年,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2021年印发的《实施方案》提出2021—2025年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面积1亿亩,基本构建形成持续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

农业农村部表示,近年来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政策落实落地。一是大力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2015年起,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在东北4省(区)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1050万亩。重点推广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松深耕黑土流失控制等技术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二是大力支持秸秆还田。2017年,启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每年安排秸秆试点资金支持东北4省(区)开展农用优先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发布东北高寒区玉米秸秆深翻养地模式、秸—饲—肥种养结合模式、秸—沼—肥等技术模式,推动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养畜过腹还田、生物腐熟还田,推广穗茎兼收式玉米收获机,有效减少秸秆抛洒还田打包收获时含土率过高问题。三是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强化农户调查、取土化验、田间试验、配方制定、数据开发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加强大数据管理与开发应用,支撑化肥减量增效。四是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近年来,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在东北3省的63个畜牧大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和第三方处理中心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等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断提高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五是推进耕地轮作休耕。2016年起,农业农村部与相关部门逐步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在东北黑土区重点推广以玉米与大豆轮作为主的种植模式,试点面积5600万亩;在黑龙江三江平原井灌稻区开展休耕,试点面积340万亩。2020年,继续支持东北4省(区)集成推广耕地轮作技术模式,推进常态化制度化实施。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落实《实施方案》要求的土壤侵蚀防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作层培育、黑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等措施,根据秸秆还田实际需要,进一步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功能作用,逐步将更多符合条件的秸秆还田机械纳入全国补贴范围,持续强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的装备支撑,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取得新成效。

在加大资金投入方面,2021年,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积极支持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一是大力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在适宜区域推广应用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等关键技术,实施面积扩大到7000万亩。二是继续支持40个县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集中展示一批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治理模式。三是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实施整县集中推进。四是将秸秆粉碎还田机等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对暂不在补贴范围的创新产品、成套设施装备,可通过农机新产品试点、农机专项鉴定等渠道按程序纳入补贴。五是支持东北地区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探索补贴发放与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相挂钩的有效机制,引导农民自觉保护耕地、提升地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