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部委动态 » 正文

湖北黄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项目实施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02  浏览次数:801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现将湖北黄冈 黄州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项目实施方案转发如下。






                     3720581733_c54520f362_z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关于完善农业相关转移支付“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的通知》(农办计财〔2020〕10号)要求,为建成较为完备的秸秆收集储运利用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格局,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修订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0〕10号)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市场动作、科技支撑”的原则,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工作协调推动机制,采取典型示范、整体推进、市场导向、政策扶持等措施,加大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的力度,开展全域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秸秆“五化”综合利用工作,2021年全区秸秆年综合利用量达到12万吨,其中秸秆肥料化利用6.5万吨,饲料化利用3万吨,能源化利用2万吨,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0.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形成一套高效的秸秆收集储运体系,构建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格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秸秆资源台账。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9〕3号文)要求,搭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数据平台,开展农户、市场主体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等基础数据调查,准确掌握区域农作物秸秆产生与利用情况,认真做好数据填报、数据审核和提交等工作,确保数据质量科学有效,为各级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和规划、进行产业布局和管理等提供依据。

(二)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结合农村环境治理,积极推进秸秆燃料多元化利用,推进秸秆(蔬菜尾菜)混合畜禽粪污厌氧发酵利用方式,新建1~2处沼气工程,配套建设“三沼”综合利用设施,探索“畜禽粪污+秸秆(蔬菜尾菜)+沼气+种植业”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发展“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模式,支持黄冈市洪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对现有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加工设备改造和扩大生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建成城东公路(陈策楼﹣南湖)沿线秸秆能源化利用产业片,产品辐射到周边的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

(三)推进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以实施小麦、水稻等秸秆直接还田为重点,积极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坚持统筹安排,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提高秸秆机械还田质量。新建秸秆离田堆沤还田示范片一个,结合农机翻压还田作业,加快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机械配套技术、腐熟剂应用技术、就地深埋培肥技术、堆沤发酵技术,带动秸秆肥料化利用。

(四)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大力推广秸秆“三贮一化”(青贮、黄贮、微贮、氨化)技术和秸秆过腹还田,推进“麦﹣玉﹣玉”青贮生产周年高效种植模式,建成陶店乡、堵城镇以黄冈绿禾雅农业开发公司为中心的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示范片。积极抓好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农作物饲料化利用上的对接服务,开展专用青贮玉米、小麦种植及粮饲轮作种植重点区示范,支持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开展秸秆饲料化的商品化生产,提高秸秆饲料化应用比例。

(五)开展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农村经纪人,选择交通条件便利,秸秆产量较大的乡镇,每个乡镇街道扶持建设1个规模化农业生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机合作社,全区招商引资或自主培育1个新的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新建2处秸秆收储运网点。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秸秆储存规范化场所,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实现秸秆收储运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形成“划片收贮、集中转运、规模利用”的秸秆收贮利用体系,促进秸秆后续利用,为收储、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

(六)推进利用途径与技术创新。认真总结、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组织技术专家对接农民、合作社、企业等组织,指导项目实施选用高效、适宜的利用技术,推进农艺与农机作业的配套技术、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应用。及时做好宣传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通过技术指导、示范带动和效益吸引,逐步提高有效利用秸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大做强现有收储、加工企业。

四、项目资金

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项目补助资金共500万元,由黄州区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项目领导小组专班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各乡镇街道和市场主体采取竞争性申报的方式,按照“服务质量优先、作业能力优先、秸秆综合利用任务优先”的原则,经评审验收后,通过直接补助、政府购买服务、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按程序拨付奖补资金。由项目领导小组依据秸秆利用量和工程建设情况,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方案,拟补助计划为:

(一)秸秆肥料化利用补助:150万元;

(二)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120万元;

(三)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补助:110万元;

(四)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补助:60万元;

(五)秸秆收储运网点建设补助:50万元;

(六)秸秆新技术利用及示范建设补助:10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部门联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由各级政府负总责并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要根据秸秆资源和利用现状,科学制定规划,合理确定工作目标,统筹安排项目和产业布局。区政府成立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项目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构建部门联动、企业实施、农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政策引领,严格资金管理。区政府将及时公布项目实施方案,按要求做好补助范围、补助对象、补助重点、补助标准、补助方式等信息公开公示工作,规范补助程序,强化社会监督。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区级财政继续每年按工作需要安排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宣传发动和日常工作运转等项工作。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修订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0〕10号)要求,加强和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大宣传推广,做好信息调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宣传解读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干部准确理解掌握政策内容,积极营造有利于政策落实的良好氛围。要总结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模式和成功做法,及时做好宣传推广,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氛围。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建立工作台帐,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掌握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并按时向上报送项目阶段性执行情况。建立健全项目全程监管和绩效考评机制,及时开展项目实施自评工作。

(四)提升农机装备,提高还田效率。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加快全区农机装备的更新使用,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优先补贴喂入式收割机、灭茬机、粉碎还田机、旋耕埋草机、田间打包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具及其配套动力机械。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不断建立健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体系,鼓励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农户购置秸秆还田机械开展有偿作业,推行机收、秸秆还田、机插机播等“一条龙”订单式服务,推广普及农作物低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和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等实用技术。

附件:黄州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黄州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胡 凯 区政府区长

副组长:王立三 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范 菁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科级干部

徐利民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罗海峰 市生态环境局黄州分局局长

何保平 区发改局局长

万志祥 区财政局局长

罗婧琳 区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局长

郭 薇 赤壁街道办事处主任

胡 凯 东湖街道办事处主任

尹元明 禹王街道办事处主任

叶中华 南湖街道党工委书记

何 薇 路口镇镇长

徐 珂 堵城镇镇长

樊晓晖 陶店乡乡长

罗 颖 陈策楼镇镇长

曾爱平 火车站开发区副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徐利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