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秸秆禁烧弄的是如火如荼,每到收割季节,乡村干部纷纷下村,守着田地不准农民焚烧秸秆,甚至需要从早上6点守到晚上11点。但是一旦快到播种时机,农民也憋不住了,偷偷焚烧,乡镇干部发现火情,需要充当消防员去扑灭火堆,但经常由于火点多、火势快而无法遏制火情。最后又受到政府的批评,扣工资等惩处。
对于农民来说,目前各种秸秆回收政策都没有经济性,到了播种季节,秸秆再不处理,就误了时节,无法种地。对于秸秆回收企业来说,到农村去收集秸秆也十分耗费资金,况且秸秆的利用率低,也没有经济性。因此各方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今年,安徽某县甚至出现农民集体焚烧秸秆的情况,乡镇干部对火情根本无可奈何。另外一个地方也出现了焚烧的农民被拘留并罚款的事件,某村也出现了“我来烧我们所有人的秸秆,到时抓进去了,大家凑钱交罚款就行”的“勇士”。
那么,该如何评价政府的秸秆禁烧政策?
——————————————————————2015年6月5日添加内容
转眼问题已经提了一年,觉得上面的描述有点混乱。
下面说下我的困惑。
今年的秸秆禁烧又开始进行,问题依旧存在。
政府为了环保而下决心再做这件事情,这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问题首先在于。为什么治理成本总是落在农民身上呢?
中国的农民本就是贫困群体,还要为环保承担成本,不是很不合理吗?
其次,农民的负担加重,也并不能促进秸秆回收技术的革新,这是生化企业才能做到的事情,农民只会想着怎么躲过这次高峰,他们没有能力革新回收秸秆技术。
而目前的秸秆禁烧政策,压力全在乡镇干部和农民这边,这明显不能给生化企业施压,促进秸秆回收利用技术的革新。政策是否有可以商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