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天津市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强化补贴力度效果明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7  浏览次数:719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近年来,天津市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对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等重点任务积极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扶持政策覆盖秸秆机械化还田、离田、收储及加工利用等环节。据统计,2014—2017年,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2.405亿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作业补贴及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补助。同时,四年来共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760万元,补贴秸秆粉碎还田机、捡拾压捆机、割草机、搂草机、青饲料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等生产作业机具2726台套。为秸秆综合利用在资金、技术装备上给予了保障。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动机制不断健全。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疏堵结合、依法治理的原则,已经形成了各区、乡镇政府及村委会统一协调、组织、推动、监管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机制;建立了分工协作、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体系,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网格化管理,为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秸秆商品化加工利用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大力扶持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搭建产业化对接平台,扶持秸秆生物质燃料加工、肥料加工等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加快先进成熟技术推广应用,我市秸秆商品化加工利用能力逐步提高。全市现有大型秸秆收储场7个(宝坻区4个、宁河区2个、武清区1个),年秸秆收储运能力达35万吨;现有2万吨以上加工能力的秸秆加工利用企业9个,年秸秆加工利用能力达36万吨,其中宁河区生物质发电厂年利用秸秆能力达20万吨,其余8个(滨海新区1个、宝坻区3个、宁河区2个、蓟州区1个、静海区1个)总加工能力达16万吨。

初步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根据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特点,我市确立了“农业优先、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路径,并因地制宜探索总结出适宜不同种类秸秆的综合利用机械化作业技术路线及组织模式。

天津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有模式汇总

利用途径

技术路线

组织模式

肥料化利用

小麦秸秆

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机收同时秸秆粉碎还田→机播夏玉米

 

农户+农机服务组织

 

 

 

 

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机收同时秸秆粉碎还田→秸秆二次粉碎→机播夏玉米

玉米秸秆

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机收同时秸秆粉碎还田

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不加装秸秆粉碎装置)→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

饲料化利用

玉米秸秆

青饲收获机收获全株玉米→养殖场青贮发酵

农户+农机服务组织+企业

人工收获玉米→人工(或机械)收集玉米秸秆→养殖场

农户+企业

小麦、水稻、玉米秸秆

联合收割机收获(不加装秸秆切碎装置)→机械化搂草→机械化捡拾打捆→机械化转运草捆→装车外运→养殖场

农户(乡镇、村)+农机服务组织+收储运主体(或秸秆经纪人)+企业

工业化利用

小麦、水稻秸秆

联合收割机收获(不加装秸秆切碎装置)→机械化搂草→机械化捡拾打捆→机械化转运草捆→装车运输→加工企业

农户(乡镇、村)+农机服务组织+收储运主体(或秸秆经纪人)+企业

棉花秸秆

机械化拔秆→机械打捆→装车运输→加工企业

机械化拔秆→机械粉碎→装车运输→加工企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