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新技术听上去似乎并不复杂," 地产秸秆 + 畜禽排泄物,经过为期 100 天的发酵 ",但这技术出自国家级实验室。
日前,在一家 " 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示范基地 ",秸秆与畜禽粪便轻简化腐熟造肥技术已进入生产实践阶段,这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书记、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娣教授科研团队研发的,相关秸秆发酵制肥技术和模式,为我国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又添一条新路。
刘娣教授介绍,自 2010 年起,黑龙江省粮食总产一直位居全国首位,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粮食大量产出,秸秆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高效利用秸秆就成为一道难题。
在 " 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印遇龙院士带领下,黑龙江省农科院联合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了种养结合的秸秆处理模式研究,根据不同秸秆种类、畜禽废弃物种类等,通过新技术研发等方式,建立了种养循环互作利用的单元式模式,实现了最低成本、最大效益,易于示范、培训、推广和最大面积应用的秸秆综合利用。
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冯艳忠博士介绍,通过该项技术,在 -42 ℃环境条件下,平均 100 天左右,就可以腐烂秸秆制成有机肥。这样的有机肥,可以作为水稻育苗土或有机肥生产原料,也可以直接抛撒还田进行优质种植等。
去年,应用该项技术生产的生物有机肥种植大米,在 "2018 国际自然农法学术研讨会 " 大米品鉴活动中获得金奖,受到了日本、泰国、俄罗斯、中国水稻种植和大米品鉴专家一致好评,获得 24.5 分成绩(日本评比标准满分为 25 分),堪称种养殖废物就近就地资源化高效利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