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党组书记、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娣教授在会上表示,黑龙江省自2010年起粮食总产一直位居全国首位,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粮食的大量产出,秸秆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高效利用秸秆就成为了摆在各级政府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低成本、高效益、因地制宜的开展好秸秆综合利用,黑龙江省农科院在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印遇龙院士的指导下,以农业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为平台,联合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了种养结合秸秆—粪便废弃物处理一体化循环体系和半径式循环处理生产模式的研究,根据种植业秸秆的种类和养殖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种类,通过现有技术和新的技术研发,建立了种养循环互作利用的单元式模式,为实现最低成本、最大效益而努力,是易于示范、培训、推广和最大面积应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据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冯艳忠博士介绍,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在冬季零下42℃环境条件下,以作物秸秆和畜禽排泄物等原料采用柴草垛方式或坑塘方式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平均100天左右就可以腐烂秸秆制成有机肥,获得的有机肥可以作为水稻育苗土或有机肥生产原料,也可以直接抛撒还田进行优质种植等。2018年,黑龙江省坤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用该项技术生产的生物有机肥种植的大米在“2018国际自然农法学术研讨会”大米品鉴活动中获得金奖,受到了日本、泰国、俄罗斯、中国水稻种植和大米品鉴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24.5分的成绩(日本评比标准满分为25分),是种养殖废物就近就地资源化高效利用的好范例。
与会的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印遇龙院士、农业农村部畜牧总站党组书记时建忠、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孔宪臣等领导也纷纷为该项技术点赞,并建议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方面示范引领、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还要继续积极完善技术方案,把养殖废弃物和种植废弃物作为黑龙江农产品提质增效的宝贵资源,加大宣传和技术推广力度。
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以及从事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企业代表共计70余人在现场进行了观摩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