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和人们利益之间的矛盾,比如治理空气污染。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目前我国成千上万的农民正在迅速发展,而实际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正在日益减少。虽然人数在减少,但农业的基本作用不容忽视。
每年,到了小麦丰收的季节,农民们都很开心,虽然那个时候比较累,但是,毕竟是一年之中的丰收季节,农民们会有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心情都会特别好。小麦收获以后,面临的问题是秸秆。在过去,农民更喜欢烧秸秆,因为农民觉得直接烧秸秆更方便,其次,农民觉得烧秸秆可以用作肥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这样的做法是违法的,现在国家不允许的。
近年来,有一个问题让许多农民有些头疼,那就是秸秆的处理。一般来说,秸秆处理有三种方法,或者秸秆不经过任何处理就可以直接还田。或者当场烧掉,省时省力。还有另一种方法是秸秆加工厂的统一回收利用。一般来说,理想可能是最后一个。然而,由于许多地区的购买价格较低,农民仍然无法从他们的努力中赚到很多钱,而且并非每个地区都有秸秆加工厂。因此,农民只能选择将秸秆还田,就地焚烧。
许多农民认为燃烧秸秆更好,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增加了土壤肥力!然而,事实上,农民现在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秸秆还田,因为为了保护环境,许多地区禁止农民任意焚烧秸秆,一些伪专家甚至建议,要对随意焚烧秸秆施处以一定的惩罚。因此,总的来说,农民唯一的选择就是把秸秆还田,这也是国家提倡的最环保的方式。
为了有效防止露天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对人们安全上的隐患,每年到农忙季节,当地有关部门都会发出禁止秸秆的通知。村头胡同尽头,农田地头,电线杆禁止燃烧的标志,条幅,随处可见。并且会有专门的宣传车在村口附近的街道道路转圈,一些地方为了保证管辖区域内不冒烟,不出现黑点,不产生火花。更派出了一批焚烧秸秆巡逻队,也开始了巡逻执勤,但是这效果是收效甚微。有的地方甚至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后,农村秸秆露天燃烧的现象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尽管农民白天不烧秸秆,但是到了晚上,一些农民仍将选择“偷烧”秸秆,甚至有一些人等到雨天,把秸秆一次性的全部烧掉。
为了杜绝这种“偷烧现象”,一些地方也加大了处罚力度,比如说谁家地里有“黑点”的就会有人进行头口头教育,严重者将被处以罚款。但令人尴尬的是,这种“偷烧现象”还是难以杜绝。焚烧秸秆或将被罚款,为什么还有人“偷烧”?从理论上说,秸秆可以做有机肥,可以做饲料,还可以生活做饭,可以卖钱,还可以退耕还田还有补贴,为什么农民非把它烧掉呢?对此有些老农也感慨:农民有农民的难处。
例如,在秸秆当作饲料之前,农村的每家每户都会喂一些牲畜,而为了给牲畜准备过冬的饲料,在冬天,许多农民会把稻草拉到村里的操场上进行晾干,然后包装储藏。但这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往往一连几天累得直不起腰来,而现在呆在农村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出去打工去了,这种活不是老人和妇女能做的。此外,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农村家庭饲养牲畜了。
再说秸秆还田,在大多数农民的眼中还认为,现在农村秸秆粉碎后翻到土壤里面,这种秸秆还田方式会导致土壤空隙大保水性差, 秸秆腐化不充分滋生病菌,形成的害虫虫卵的温床,秸秆还田时若秸秆颗粒过大,容易形成种子与土壤接触不完整的状况;降解速度太慢,影响农民种植;秸秆发酵过程中,容易与幼苗抢夺营养等。
这种方法直接粉碎稻草还田的方法是一个恶性循环,对明年的农作物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因为许多地方种地,中间没有修整期,每年种植,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的温度较低,东北十一月份收秋结束,来年可能会开始春天播种,半年的时间都是在冬天很难腐烂熟的,即使是粉碎的秸秆也一样坚硬,这也让农民感慨,“第二年如何下种子”?
另一方面,尽管秸秆还田还有补贴,还可以增加肥料的效率,但是秸秆一旦没有腐熟,所以它必然会增加农药量,这样一来二去,就增加了很多成本。对此一些农民为了降低种植成本,不得不偷偷燃烧秸秆。
最后就是,农民不想再增加额外的人力,中国的农业现在已经实现机械化,而且秸秆打碎,对于农民来说就像垃圾一样,没有任何作用。即使你能卖出去。农民也不想搭上人力,去挣那一天十几块钱,毕竟现在到哪里干活,一天都能挣一百多左右。
总的般来说,秸秆焚烧对环境有严重的污染,但是从惩罚和宣传到杜绝秸秆焚烧的乱象,效果似乎并不明显。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