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秸秆补贴 » 正文

中央财政累计拨付专项资金约700亿元支持农村金融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28  浏览次数:574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财政部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解决“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2015年以来,财政部会同我部和银保监会大力推进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成立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推动各地完成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以下简称省级农担公司)组建。目前,省级农担公司已进入向下延伸分支机构、开展实质性运营阶段,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初步形成。符合政策规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需求,可统筹纳入省级农担公司业务范围。二是持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中央财政设立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供给。2013—2017年,中央财政累计拨付专项资金约700亿元,支持了2万家(次)金融机构,惠及数十万家(次)小微企业和超过1500万人(次)就业人员。三是联合有意愿的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通过股权投资、再担保等方式,支持担保再担保机构发展壮大,推动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统筹兼顾、多级联动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下一步,中央财政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抵押物

银监会大力支持并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特别是结合农业特点创新抵押物。例如,引导中国银行推出“中银新农通宝”“中银林权通宝”等系列产品,将林权、棉花、苹果、乳产品、蔬菜、肉产品等生鲜品作为抵押品,解决农业领域抵押担保难问题。再如,在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方面,2017年,广东银监局积极推动辖内银行机构积极创新“流转易”“宅基贷”等“两权”抵押贷款模式,完善贷款制度、优化授信流程,9个试点县市已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209笔,贷款余额9.63亿元。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立足三农需要,不断创新抵质押贷款产品,开展企业厂房、机器设备抵押和存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业务,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在适合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地区扩大业务覆盖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