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南漳县农作物秸秆几乎都是废弃物,既影响了下季粮食生长和产量,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近年来,南漳县得到省农机局的高度重视,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给南漳县注入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累计达1400万元。南漳县采取多种措施,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兴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共兴建秸秆收储基地15家,有机肥生产厂家1家。采取叠加补贴的办法,激励农业生产者添置秸秆打捆机322台,安装农用北斗作业质量监测终端146台,拿出秸秆打捆补助40万元,为全面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研发了南漳智慧农机大平台,加强了秸秆综合利用信息化设施建设,强化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协调指挥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没预料到,确实没有预料到”。南漳县宇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洪柱赞叹说:“去年以前,我是依靠从外地购买饲料回来养牛,成本高不说,饲料也不新鲜,出肉率低”。今年,他被列入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收储基地实施单位后,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打捆机具,兴建了秸秆收储场地,配套了办公设施。打捆能力不仅可以满足自己养牛场近100头牛所需的饲料,还可为3家联盟养牛场供应秸秆饲料,当年增收10多万元。九集镇九仙观村拖拉机手袁涛,在秋季已开展打捆作业20多天,每天可打捆50亩以上,累计打捆收入90000多元,纯收入5万多元。短短两年时间,南漳县秸秆打捆离地后的销路由过去销售到外地,转向了就地转化增值。综合利用的行业也由早期的肥料化逐步向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全面扩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已悄然兴起。据统计,截止9月13日,全县全年已打捆离地小麦、玉米、水稻秸秆86000多亩,24000多吨,秸秆销售收入1080万元,农村人口仅此一项人平增收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