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三大方向,着力提升秸秆农用水平,继续坚持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三大利用方向,不断提升秸秆农用水平,扩大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范围,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整县推进秸秆处理利用,打造形成配套政策全、工作力度大、技术支撑强、服务组织多、综合利用率高的典型样板。同时探索秸秆生态补偿制度,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技术路线、模式和机制。
二是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提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组织,建设秸秆储存规范化场所,配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装备,建立县域范围内全覆盖的收储网络,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利用能力,提高就地就近综合利用水平。
三是强化政策配套,着力提升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公益性导向,进一步推动用地、用电、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落地,加大还田离田机具购置及作业补贴,收储运建设补贴,终端产品补贴、运输绿色通道等关键政策创设力度,培育一批可产业化运营的经营主体,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提升秸秆利用标准化水平,围绕重点领域熟化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争取在秸秆还田技术标准和规范、大马力秸秆收割打捆一体机,加工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从农作物品种、种植、收获、秸秆还田、收储到“五料化”利用等全链条、全过程的技术规范和装备标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标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