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地方做法 » 正文

玉门:打造“绿色产业” 培育“秸秆银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23  浏览次数:1020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近年来,玉门市通过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炭基肥料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步伐。据统计,2018年,玉门市12个乡镇农作物产生秸秆总量65万吨,综合利用量达55.25万吨,占秸秆生产量的85%,实现了秸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此外,玉门市依托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项目,引入甘肃省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300余万元在花海镇、柳河镇建成2座生物质气化站,为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找到了有效途径。

木炭加工生产

记者了解到,甘肃玉门易盛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由柳河镇官庄子村农户自发成立,目前共有社员200多户。合作社依托生物质气化厂项目运营。该项目由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至目前建成生物质破碎、干馏、压制生产线1条。

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永忠告诉记者,玉门生物质气化站项目采取“秸秆银行”的运行模式,农户把拉来的秸秆及农林废弃物入股,到年底分红,每吨秸秆折价200元,年底的分红不少于15%,同时也可以“以秆换气”,一吨的秸秆可换100立方米生物质气。

农户用生物质燃气做饭

这种方式既解决了秸秆及农林废弃物无处堆放的问题,又为农户带来了经济效益。柳河镇农户亲切地将这里称为“秸秆银行”。

据柳河镇党委副书记白晨曦介绍,玉门市柳河镇生物质气化站采用的是先进的“生物质釜式干馏制碳气油液联产”新技术,通过生物质气化炉,将秸秆、干树木等原料加热高温干馏后,生产出生物质燃气、高温木炭、木焦油、木醋液等产品,并用于制造防氧化剂、活性炭、木材防腐剂、抑菌除臭剂、高效杀虫剂等诸多产品。

“我们采用‘秸秆银行’这个模式后,一方面节省了企业原料投入成本,美化了乡村环境。2017年,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共回收农户废弃的树枝、树根2.8万余立方米,秸秆、尾菜5000余吨,有效提高了秸秆、尾菜利用率,减少了农林废弃垃圾污染,为美化农村环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秸秆银行’变废为宝,有效引导广大农户使用清洁能源,近几年共带动全镇150户农户使用生物质气,环境保护作用明显。”白晨曦说。

今年以来,“秸秆银行”进一步扩大了规模,新建二期秸秆破碎压制生产线1条,吸引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入股”,消解废旧生物质3万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