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秸秆肥料化。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方式为秸秆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全市加大水稻机收推广服务力度,大力推广农机收割、秸秆切碎还田、秸秆打捆机械、控制留茬高度等农机技术,提高秸秆还田率。2017年全市水稻机收率达93%,稻秆还田率达到78%,其他农作物秸秆包括大豆、薯类、油菜、花生等还田率都在10%左右。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水肥保蓄能力,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农作物产量。
推进秸秆基料化。大力发展秸秆食用菌生产,建立了一批秸秆基料化利用基地,如新余欣欣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渝水区下村镇建立秸秆食用菌生产基地和有机蔬菜种植,年产食用菌1.8万吨,年利用稻秆1.5万吨;位于百丈峰林场的新余磨坊菌业有限公司,年生产褐菇0.65万吨,年利用稻秆1万吨;江西中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区水西镇建立了双孢菇生产基地,去年3月开工,2020年完成,年产双孢菇8.35万吨,年可利用秸秆达10万吨,基地分四期建设,一期建设28个菇房,面积33000平方米,年可利用秸秆2.5万吨。
推进秸秆能源化。罗坊沼气集中供气站和南英日产2万方沼气发电项目已成功投产,主要利用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生产沼气,供气6000户,年并网发电1500万度,年处理农业废弃物12万吨,其中利用秸秆3.2万吨。
推进秸秆饲料化。秸秆可作为牛羊等草食动物饲料加以利用,如市洪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玉米秆、花生秆、稻草等饲养肉牛1000余头,年利用秸秆0.3万吨;市梦羚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罗坊南英垦殖场、水北、南安等地养羊3000余头,年利用花生秆40多吨。
推进秸秆原料化。秸秆可作为工业原料工厂化利用,如造纸、板材、包装材料等,如新余市金华工业园编织厂生产草绳、草袋等包装材料年利用秸秆1.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