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部委动态 » 正文

农业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9  浏览次数:633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全国每年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每年畜禽养殖业排放物化学需氧量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6%。但是,如果能够有效处置、合理利用,畜禽粪污就会变成宝贵的资源,为畜牧业转型和种植业升级带来契机。未来3年,国家将整合各种养业循环一体化项目、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等专项投资,支持200个以上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一边是畜禽粪污大量排放污染环境,一边是耕地有机质不断流失、绿色农产品短缺;一边是畜牧业一“臭”的处理难题,一边是种植业一“香”的产出难题。如今,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综合利用,将打开绿色农业发展的大门。

               u=2976062771,3756424584&fm=26&gp=0

在日前的农业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表示,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近40亿吨,畜禽养殖业排放物化学需氧量达到1268万吨,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6%,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能够有效处置、合理利用,畜禽粪污就会变成宝贵的资源,为畜牧业转型和种植业升级带来契机。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部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00多亿元,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截至目前,通过中央投资带动地方、企业自有资金,累计改造养殖场7万多个,建设中小型沼气工程10万多个、大型和特大型沼气工程6700多个,有效提高了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能力。

当前,畜禽粪污主要有两大类资源化利用方式。肥料化利用是目前主要推行的方式,但受种养脱节等多重因素制约,还田利用通道未完全打通。能源化利用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潜力较大,但专业化生产起步晚,产品市场推广制约因素多,沼渣沼液得不到合理利用,也容易导致污染。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解决畜禽粪污问题,越来越需要统筹养殖、种植以及农村能源等各环节,需要整建制系统考虑。

“关键在整县推进。既要考虑到某个市场主体内部的治理模式,也要考虑县域方面的综合治理模式。最终实现单体养殖场内部小循环、养殖小区中循环、县域范围大循环。”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张合成说,农业绿色发展包括农业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等。基于此,未来3年国家将整合各种养业循环一体
化项目、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等专项投资,支持200个以上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全国推广探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