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们建了65个水稻育苗大棚,其中5个采用基质板育苗。头一次用这个技术,先试试看效果如何!”跟随民悦合作社负责人陈洪良走进育苗大棚,记者看到,一块块长方形的基质板整齐地摆放在育苗盘上,社员们正在往上面浇水。有着近30年育苗经验的徐禹庆告诉记者,“这玩意用起来挺方便,摆完盘把基质板放在上面,浇完水再撒种覆土就可以了。”
“这可是环保材料,都是用玉米秸秆做成的!”陈洪良介绍,基质板是作物秸秆、植物纤维等复合物经过粉碎、发酵等工序制成的,不但能把秸秆变废为宝,随秧苗插到地里,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用基质板育苗还解决了我们育苗取土的难题!”徐禹庆说,合作社其他60个普通育苗大棚用了180立方米土,现在荒地越来越少,他们用7台拖拉机收集了一周时间。而用基质板育苗的5个大棚,用土量不到普通大棚的三分之一。
“使用基质板育苗,成本会不会提高?”面对记者的疑问,陈洪良表示,用基质板的育苗棚每栋成本近1000元,普通育苗棚每栋成本在400元左右。“表面上看,用基质板育苗成本要高很多,但我们打听过,用基质板育出的苗根系发达、缓苗快,水稻平均能增产6%。哪怕只增产1%,投入的费用也出来了!”陈洪良说,做现代农业就得不断尝试新技术,2017年合作社先小规模试一下,如果效果好,2018年全部采用基质板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