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地方做法 » 正文

吉林德惠农作物秸秆用得好废物变成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26  浏览次数:1547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我们镇去年秋粮收获后到现在,全镇农民没有在地里焚烧庄稼秸秆。”近日记者在德惠市天台镇采访时,镇里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天台镇是吉林省德惠市玉米生产重镇,年产秸秆6万吨。以前10月份以后,农民就开始在地里焚烧秸秆,时间将近1个月。一时间,浓烟、明火笼罩在四周,天空中漂浮着烟雾灰尘迟迟不散,呛人的气味让人闻味色变。自从国家和省市要求禁止焚烧秸秆的禁令出台后,全镇上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联系农户,将秸秆禁烧工作细化到每户农家。全镇设立了7处秸秆收储点,方便农民回收秸秆,现在农民已经将秸秆变废为宝、变肥还田、变废为钱。

 
    
     在德惠市边岗乡娄家村陈畅的玉米秸秆加工场地,记者看到,空地上已经被粉碎的秸秆堆积如山,在这里打工的农民正守在机器旁进行打包作业。目前,陈畅已经收了1000多吨的玉米秸秆。陈畅告诉记者:“在农村,以前不起眼的苞米秆子,现在在我眼中可是个宝。我回收、整理、打包后送到生物发电厂用来发电,能卖上个好价钱。”

  据了解,德惠市秸秆工业化利用主要依托国能生物发电德惠有限公司和吉林泉德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现在年可消化80万吨秸秆,能有效解决全市的秸秆问题。为了增加这两家企业对本地秸秆的收购量,德惠在全市重点设立了104个秸秆收储运示范点,真正实现秸秆收得到、存得下、运得出。

  2016年,德惠市财政还投入资金1319万元,主要用于秸秆打包机具补贴、秸秆打包、秸秆存放用地建设、黑土地地力培肥、秸秆基料化、秸秆膨化饲料、秸秆标准化高留茬还田等工程,还用于禁烧和综合利用考核奖励、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经费等方面。全市新增秸秆打包机具100台,秸秆打包作业面积6.24万公顷,存放秸秆3000吨,地力培肥示范面积250公顷。

  “我们始终坚持秸秆禁烧目标不动摇、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力度不削弱的态度治理环境污染,确保德惠市的天蓝水绿环境美。”德惠市市长赫哲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